第18章 楚国的最后防线(第3/5 页)
然而,王翦并没有因为项燕的挑衅而动摇。他深知士气的重要性,于是下令让士兵们充分休息,每天还杀牛设宴,亲自与士兵们同吃同住,共享美食。这样的举动让将士们深受感动,他们感激王翦的关怀和体恤,纷纷表示愿意为王翦效力。每当有将领请求出战时,王翦总是微笑着用醇酒相待,让他们放松心情,耐心等待战机。这样过了好几个月,秦军的士兵们在白天没有战事的时候,就以投石和跳跃作为娱乐活动。根据范蠡所着的《兵法》中的记载,投石比赛是这样的:参赛者使用重达十二斤的石块,通过设立木制的发射装置来投掷,如果石块能够飞出三百步远,那么就算获胜;如果飞不出去,则为失败。而那些力量特别大的士兵,能够直接用手将石块抛出,这样的表现自然更加出色,能够赢得更多的赞誉。至于跳跃比赛,则是在地面上放置一根高约七八尺的横木,参赛者需要跳跃过去,以此作为胜负的判定标准。王翦每天都会让各营的军吏暗中记录这些比赛的胜负情况,以此来了解士兵们的体能和技巧水平,从而评估他们的战斗力。在外表上,王翦则表现得更加谨慎和收敛,他加强了防守,让秦军保持自守的状态,不允许士兵们越过边界去楚国境内砍伐柴火,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冲突和误会。同时,当秦军捕获到楚国的士兵时,王翦还会用酒食款待他们,并在之后放他们回去,这样的举动无疑也增加了楚军对秦军的信任和好感。就这样,秦军和楚军相持了一年多,项燕始终无法与王翦交战。他开始认为王翦虽然名义上是来攻打楚国的,但实际上只是在自保而已,并没有真正的进攻意图。因此,项燕逐渐放松了警惕,不再像之前那样严加防范,也没有做好充分的战备工作。
有一天,王翦突然大摆宴席,宴请全体将士,他站在宴席上,慷慨激昂地对将士们说:
“今天,就是我们与楚军决一胜负,共同破楚的日子!”
将士们听后,无不精神抖擞,热血沸腾,他们纷纷摩拳擦掌,争先恐后地表示要奋勇杀敌,为国立功。为了确保战斗的胜利,王翦精心挑选了两万名骁勇善战、力大无穷的士兵,称他们为“壮士”,并将他们单独编成一队,作为冲锋陷阵的主力军。同时,他还将剩余的军队分成几路,分别部署在不同的位置,并详细吩咐他们,一旦楚军战败,就要立即分头出击,迅速占领楚国的领土。项燕完全没有料到王翦会如此突然地发动攻击,他仓促之间只能率军迎战。而那些被王翦挑选出来的“壮士”们,由于长时间以来都在进行严格的训练,早已蓄势待发,此刻更是如同猛虎下山,势不可挡。他们高呼着口号,奋勇地冲向敌阵,每个人都勇猛无比,仿佛一个人就能抵挡上百个敌人。楚军在“壮士”们的猛烈冲击下迅速崩溃,大将屈定也在战斗中英勇牺牲。项燕和景骐见状,知道已经无法挽回败局,只能率领剩余的败兵向东逃窜。王翦则率领秦军乘胜追击,双方在永安城再次展开了激战。这一次,楚军依然不是秦军的对手,再次遭到了惨败。随后,秦军势如破竹,攻下了西陵,这一连串的胜利让荆襄地区大为震动,楚国的士气也受到了沉重的打击。王翦将军采取了巧妙的战略部署,他让蒙武将军带领一半的军队前往鄂渚驻扎,这样既可以作为后方的支援,又能对敌人形成一定的威慑。同时,他向湖南各郡发布了文书,广泛传播秦王的威严与仁德,希望借此来安抚民心,减少抵抗力量。王翦自己则亲自率领大军,直奔淮南地区,目标直指楚国的重镇寿春。在行军的过程中,他还不忘派人快马加鞭地前往咸阳,向秦王政报告战况和即将取得的胜利,让秦王能够及时了解前线的情况。而在这个时候,楚国的项燕将军正前往淮上地区招募士兵,尚未返回寿春。王翦看准了这个机会,利用楚军内部的空虚,迅速发动攻击,直捣寿春城。在秦军的猛烈攻势下,寿春城很快就被攻破了。楚军的大将景骐在城破之际,感到绝望和无助,他选择了在城楼上自刎身亡,以此来表达自己对楚国的忠诚和对自己失败的悔恨。而楚王负刍则成为了秦军的俘虏,被押送至秦王面前。秦王政得知胜利的消息后非常高兴,他亲自驾车前往樊口接受俘虏。在见到楚王负刍时,秦王严厉地责备他弑君的罪行,并宣布废除他的王位,将他贬为庶人。这样的处理既彰显了秦王的威严,也向天下人表明了秦王对于弑君行为的零容忍态度。随后,秦王政命令王翦将军将驻扎在鄂渚的军队与主力部队合并,共同作战以收复荆襄地区。在王翦的指挥下,秦军势如破竹,湖湘一带的郡县纷纷望风而降,整个地区迅速被秦军所控制。
项燕经过努力,成功招募到了二万五千名士兵,并带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