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是什么 > 第3章 韩信的胯下之辱

第3章 韩信的胯下之辱(第1/5 页)

目录
最新历史军事小说: 说好败家子,比朕都有钱?异世科技帝皇新罗残唐五代第一部:王风委蔓草重生南美做华工家兄朱元璋五代十国之铁马骝南陈帝业我对三体世界讲话:相信光!朕的身边全是逆贼大明小相爷女尊:我的老婆是武大娘大秦:自爆穿越,我为秦续命千年叶罗丽仙子穿越不同世界穿越时空之抗日猎人家父唐高祖吴主手持玉玺,谁惹砸谁,老朱麻了三国召唤之巅峰之上大明:穿越朱祁钰,带领大明走向日不落

项羽自称为西楚霸王,并计划将都城迁回彭城,他占领了梁楚地区的九个郡。同时,他派出军队,强迫义帝迁往长沙,并打算在郴地建立都城。“郴”这个字的读音和“琛”相近。但郴地位置偏僻,靠近南岭,远不及彭城那样繁华富庶。项羽既然打算自己建都彭城,自然不愿意让义帝在郴地久住,所以逼迫他迁移,这更像是流放囚禁。另外,项羽还调配了三万兵马,表面上说是护送沛公(即刘邦),实际上是命令他向西前往自己的封地。至于其他各国的君主和大臣们,项羽也一律要求他们回到自己的封地镇守。

刘邦被封为汉王之后,我们之后就应该用汉王来称呼他了。汉王从霸上这个地方开始出发,因为感激张良之前的功劳,就赏赐给他黄金百镒,珍珠二斗。张良恭敬地接受了赏赐,但之后他却把这些东西转送给了项伯,并与项伯道别,还亲自送汉王出了函谷关。不仅张良如此,就连其他各国的将士们,有的也是因为敬仰汉王的仁德宽厚,都愿意跟随着他向西前往封地,人数加起来差不多有数万人。汉王并没有拒绝他们的跟随,而是带着他们一起踏上了西行的路。好不容易,刘邦的队伍抵达了褒中地区。张良因为心念韩国,想要回去辅佐韩王,就向汉王刘邦提出了这个请求。汉王理解并尊重张良的选择,于是就让他向东返回韩国。两人分别时,都充满了不舍之情。张良又请求让身边的人退下,他有一条重要的计策要私下告诉汉王。汉王听后,立刻表示赞同。张良行礼告别后,就离开了,而汉王则继续带领队伍向西行进。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后队的人马突然喧闹起来。汉王赶忙询问发生了什么事情。这时,有军吏跑进来报告说:

“后面起火了,火势非常猛烈,听说栈道都被烧断了!”

汉王(刘邦)没有回头张望,只是一味地催促着队伍继续向西行进,他说等到达南郑之后,再计划下一步的行动。部众们不敢有丝毫的怠慢和反抗,只能跟随着他继续往前走。然而,当他们听说栈道是被张良烧毁的时候,不由得开始埋怨起张良来,指责他这样做是断了大家的后路,让他们以后都无法再回到家乡与父老乡亲团聚,觉得张良出的这个主意真是太狠心了,简直就是个绝情的计策。但实际上,张良烧毁栈道是有着深远的考虑的,这可不是一般人能想得到的妙计。张良烧栈道的计策有两个主要目的:一是向项羽展示我们并没有打算东归的意图,好让他能够安心,不再对我们有所戒备和准备;二是用这个办法来防御其他各国,阻断他们的出入之路,好让他们觉得难以攻克,从而不敢轻易来侵犯我们。当初张良在向汉王刘邦告别的时候,和刘邦秘密商定的就是这个计策。张良之所以决定护送汉王到这里,也是出于这个考虑。汉王已经了解了整个计划,所以他并不惊慌,而是一心一意地前往南郑。到了南郑之后,他任命萧何为丞相,其他的将领和辅佐人员也都根据他们的才能和贡献被授予了不同的职位,这些具体的任命情况就不一一细说了。

张良在与汉王刘邦道别之后,就转身向东出发。他每经过一个地方,就烧掉那一带的栈道,直到把沿途的栈道都烧完了,他才继续朝着阳翟的方向前进,准备在那里等待韩王成回国。之前项羽进入关中时,韩王成并没有跟随他一起去。后来项羽进驻鸿门,向各位诸侯王发布命令时,韩王成才去拜见项羽。虽然项羽对韩王成没有立下什么功劳有些不满,但终究找不出他有什么罪过,所以不得不允许他恢复原来的封地。项羽只是叮嘱了他一句话,那就是让他把张良召回来。当韩王成与张良取得联系后,张良也意识到了项羽对他的猜忌,不允许他为汉朝效力,因此才有了这个约定。张良当时对韩王成说,等他把汉王刘邦安全送出境外后,就会回到韩国辅佐他。韩王成听了张良的话,觉得也不好强求,于是就答应了。然而,项羽却找了个借口,说韩王成暗中资助了刘邦,指责他违抗命令、放走了张良,因此把韩王成扣留下来,不让他回国,只让他随着自己的军队向东行进。韩王成既没有实力也没有勇气去反抗项羽,只能无奈地跟着项羽的军队,一起离开了秦地。项羽把他从秦朝的皇宫里掠夺来的金银财宝、美女以及珍贵的玉器布帛等,一股脑儿地都装到了他的随行车辆上,然后就开始了向东返回的旅程。当他到达彭城的时候,他又把韩王成的爵位给降低了,从王变成了侯。几个月之后,项羽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韩王成给杀了。

另外,还有燕王韩广,他并不愿意搬到辽东去住,结果就被臧荼带着军队给赶了出去。臧荼一直追着韩广到了无终这个地方,在一场战斗中,韩广被杀死了。韩广死后,臧荼就派人

目录
我在边关契死士!传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