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部分(第3/4 页)
是完全不一样樱娘倒是早有打算,说是想叫小熙跟她廷栋表哥亲上加亲。廷栋从小儿跟小熙一同长大,如今又一起在京城打拼,兄妹间的感情那自是不用提,他们俩若能合成一家儿,听起来倒是个很不错的主意可自家那个婆娘知道了,却死活不答应。仗着在娘家做闺秀时懂得三分旧礼,说什么姑家骨血不倒流,还说什么姑舅做亲叫人笑掉大牙,那是不识字儿的人家儿才做得出来的事儿。
他一开始还把婆娘骂了几句,可细细一想,倒还真是这个理儿。过去人穷志短娶媳妇也难,没奈何才把主意打到自家出嫁了的姑奶奶身上,现如今日子好过了,再这么做的话,不得叫人笑话说自家孩子不争气,根本娶不到媳妇才娶了表妹?
何况看小熙现在这副架势,根本就不是自家那傻小子配得上的。孙大炮摇头叹气,既是如此,说什么也不能叫小熙跟金家闹得太不高兴了,没个娘家撑腰,再好的姑娘嫁出去,也免不了受婆家气。他倒是有些本事,可也是鞭长莫及不是?
小武军听大当家问起了小熙的婚事,绞尽脑汁才把自己知道的一些事儿磕磕巴巴讲了。这些话儿令孙大炮和武德诚又是一阵摇头叹气。
樱娘过去死活儿不嫁人,那是心里有了金文清,何况两人早有了夫妻之实和小熙这个闺女。可小熙硬撑着不想嫁人,这又是为什么
第二百二十三章 情何以堪
金熙一行人从射马岭离开时,尚是黎明时分。下山坐上驴车,走上大半天崎岖山路,这才到了镇子上,天色早已过午。
匆匆将驴车换做新雇来的马车,因了怕赶不上今晚出发的火车,又得在奉天耽误一天一夜,一行人只好在马车上将就着啃了些干粮,就算做吃了午饭。接下来的路虽是比较平整的官道,等颠簸了三四个钟头到了奉天,日头已经连滚带爬掉进了大山身后。
好在几人打尖儿的那家站前大饭庄,老板为人极好。不经意间听金熙念叨说天色太晚了没处找电话,便喊来自家儿媳妇领着金熙去他家后宅,又再三嘱咐柜台上的老板娘,说不过是将电话借给客人用用,万万不许多收钱。
接到金熙打过去的电话,孙廷栋问准了火车从奉天出发的时间,连声答应说我到时拉上二哥、我们俩开着两辆车去接你们,行李总该放得下了吧。
金熙忙不迭道:“你还不如找一辆卡车来,等我们到了,你才知道我们带了多少东西……我不跟你说了表哥,这可是长途电话啊。”
等吃罢晚饭结了饭钱,她又在盘子底下偷偷压了十块钱,当然这都是题外话 。
东北之行至此为止,目的均已达到,本该很轻松很快乐的离开。可是已经坐上火车、准备启程回京城的金熙,一直都没扔掉那种沉甸甸背着包袱的感觉。
不是行李太多的缘故,也不是姑姥姥们的跟随令她觉得任重道远,更不是说回到京城就要投入繁忙的工作当中、而她却觉得太累。
其实不过是她那舅舅和舅妈在她临行前的一些唠叨,如今还时不时回响在她耳边。
本来在金家,她的亲事就总被老太太和爹娘挂在嘴上,如今又多了两个操心的人。头离开射马岭前一唠叨嘱咐就是大半宿不说,又命令道,等你二十岁那年,说啥也得把婚事定下来,否则舅舅就跑去京城绑了你嫁人……这叫她情何以堪舅舅舅妈又不像家里那几个、可以敷衍也可以撒娇还能据理力争,实在不行还能甩脸色。而这两人无论说什么,她都得仔细听着,都得嗯嗯点头应声。
不成想那些话听得多了,竟像接受了催眠术一般,金熙心里一直想要独身的想法儿,竟然不知不觉动摇了起来动摇也就动摇吧,合适她的那个,又要去哪里寻找?她可没那闲工夫火车上的木质包厢里,统共不过是五六平米小地方,两张上下铺也不过只能睡四个人,先不说没了地方存放行李,多出来的一个“男爷们儿”小武军又该睡在哪里?
好在临行前,孙翠莲姐儿俩便想到这一点,不等金熙开口,就张罗着买了两个包厢票——所谓的穷家富路,何苦为了省那一张包厢票钱,还要打发一个人坐硬座去?
一个包厢给小武军住,其余的位置用来堆放行李正正好。小武军笑言睡觉时必须得时不时睁眼瞧瞧,他可怕被行李活埋了。
可金熙只顾得发呆了,上了车大半天后,才想起来要把票钱给两位姑姥姥——说得好听是来接人家来了,却叫人家垫票钱,也实在太不合适了些。
孙翠莲只顾得埋头鼓捣手里那些小玩意儿,什么铁莲子啊铁核桃啊三棱锥啊,并不抬头答话;孙翠娇嗔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