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第3/4 页)
对排山倒海般呼啸而来的明朝百姓,竟然不知是该抵抗还是立马逃走。他们完全被惊呆了,一个时辰前还被驱赶着如牛马般的明朝百姓们,此刻竟然如狼似虎的扑向了曾驱赶他们的人,身份上的突然转换让很多人都转不过这个弯子,行动上就慢了许多。
如此一耽搁,想再撤退出河谷却是来不及了。暴怒的百姓们终于如猛烈的潮水一样拍卷过来。砍刀、斧子、锄头与手持利刃的甲兵对抗丝毫部落下风!
终归是人多占据了绝对优势,杀红眼的百姓们从四面八方冲杀过来,鞑子甲兵毫无还手之力。最先倒霉的便是站在最边缘的甲兵,即便个人再勇武,终究双全难敌四手,各式武器招呼上去,立时便被砸到在地,血肉模糊。
然后便是一场没有任何战术阵型,没有任何指挥套路的混战,鞑子甲兵们开始还能凭着利器招架几下,但随着混战的展开,连钢刀都劈卷了刃,刚刚格开一把锄头,一柄斧子就已经没有任何征兆的砍在身上……
一个时辰之后,太阳彻底没入远处的地平线,北风卷过,雪片又呼呼啦啦的随之落了下来。暴怒的百姓们终于平静下来,河谷中血流成河,但终究是再没一个鞑子能够活着站在此间。
近千鞑子被悉数砍杀而死,全军覆没,同样百姓们杀敌一千亦自损二千,甚至有可能更多,每具鞑子尸体旁边都至少躺着一具或是两具百姓尸体。
曾敢在这场**式的战斗中活了下来,此战他亲手毙掉了两个鞑子,殷虹的鲜血染透了他的单衣,他甚至能清晰的感受到双手还在不停的颤抖。大胜之后,没有意料中的欢呼,也没有全歼鞑子的喜悦。
战场之上,竟然断续传开了哽咽与哭泣。
李信将曾敢叫到身边,将自己的决定告诉了他。谁知曾敢却大摇其头。“万万不可,将军若是离开,这数万百姓岂不是刚脱离虎口,又要堕入狼窝吗?”
数万百姓集中在一起目标过于巨大,今日全歼鞑子固然有巧合的成分,也因了这些人都是二鞑子士气不壮,而此前的行动又扰乱了他们的军心。倘若有鞑子闻讯赶来,这么多的老弱病残聚集在一起,简直就是一群活动的靶子任人砍杀。
见李信没说话,他又进一步说道:“李将军,今日百姓们的勇武大伙都历历在目,何不将这些人收编成军,抗击鞑子!”
曾敢的想法是好的,但百姓毕竟不是统一招募训练的军队,匆忙的啸聚一起不过是乌合之众,最终与鞑子遇上,也是徒增伤亡。
“曾兄弟,百姓们毕竟是凭借一时热血才全歼了这些鞑子,你看看这些鞑子尸首之侧,究竟有多少大明百姓?”
曾敢默然,百姓死伤数倍于鞑子,这是不争的事实。他们占据人数与士气的优势才打成如此惨胜的一个局面,如果遇到真鞑子能否取胜还真有可能是个未知数。
李信则趁热打铁:“百姓们自由了,便应马上远离战场,除了军卒们的必须补充物资,其余财货你们尽可取之。”
鞑子抢掠的财货之中的确有不少棉衣,这倒省了他不少麻烦。
“必须连夜就走,不能耽搁,向西南方而去,鞑子兵锋应该还没抵达那里。曾敢,你要领着百姓们翻过太行山去山西。山西地势复杂,鞑子断不会去的。只有到了那里,才算真正安全了。你可明白?”
曾敢一双眸子在火光的映照下忽明忽暗,直到李信问他,才反应过来。
“将军当真不打算收编这些百姓抗击鞑子?”
李信叹道:“不是我不想,而是我收编了他们就等于害了他们。”
说罢,李信又一指三五一群围坐在火堆旁的人们,孩子在轻声的啜泣,老人们在唉声叹气,有受伤的青壮在痛苦的呻吟。
“他们需要保护,如果我把青壮都带走,这些人该如何处置?曾敢,你要知道,杀鞑子不是我辈的目的,让百姓衣食无忧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曾敢又一次默然。
李信从曾敢眸子中读出了某些让他不安的内容,但也只是一闪而逝,因为曾敢很快就不再坚持,答应李信带着百姓们去山西。
高阳军众人收集到足够的棉衣和粮食后决定立即向东推进,去河间府,那里有大明朝廷囤积的粮仓,多尔衮必然会从此处调粮,李信决定去那里,伺机再给鞑子狠狠一击。
第四十一章 千总求救
一旦决定了要走,李信片刻也不耽搁,立即便着手命张石头去搜集所需要的物资,清点出足够武装左右两队的棉衣,与供给所有人七天的口粮。
与此同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