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部分(第3/4 页)
茨产生了以突击炮为主的想法,让突击炮这种支援单位成为了进攻的主力,代替了坦克的位置。
突击炮的性能演示约亨去看过,这种外形类似使用了外置螺旋弹簧悬挂的意大利m40突击炮的战车在演示中的表现的确能够让人产生所向披靡的感觉。
这种重量13吨的战车在100马力汽油发动机的驱动下。后部喷吐着黑烟,以若无其事的姿态用钢铁的履带碾过铁丝网,越过堑壕,7。62毫米的机枪弹打在其正面的50毫米装甲上有如糖豆一般,而威力更大的12。7毫米机枪弹同样除了能在装加上留下浅浅的凹痕外一无所获。
再想想自己对手手头上能够用来反装甲的火力,约亨相信这玩意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堪称无法击毁的怪兽。法国人过分迷信自己手头上的75小姐,这种后世被神话了的野战炮实际上相当鸡肋。
其设计理念的确十分先进,性能的确比同时期的德国野战炮更加出色。但是在一战的战场上它的表现却十分尴尬。作为榴弹炮使用时,75小姐射击后的弹壳在高仰角状态下会在重力的作用下自行掉落,这样大大提高了炮兵的射速。但是对面德国表示我的野战炮和榴弹炮既然不是很出色。那我们就来玩加农炮吧,于是一水的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的105、150加农炮在进行炮战时打的75小姐找不着北。
而作为平射炮时因为仰角太低弹壳无法自动掉落的情况下,还是需要炮兵手动退壳,射速优势荡然无存,因此拿来反装甲效率极低。而且其发射的75毫米榴弹就算直接击中突击炮的正面,也未必能把50毫米的装甲板怎么样。把外露的炮管打坏,里面的乘员震个七荤八素。可能还会崩飞几个铆钉外,估计也不会有什么更大的损伤了。当然,要是导致汽油机起火,那就只能算运气不好了。
法国人情况如此,英国人和俄国人情况也不可能好到哪去,因此除非是被大口径火炮砸中,否则光是现在的这种型号都足以在战场上无敌1…2年了。
而坚固的防御可以让突击炮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稳稳的停下来,然后用以陆军75毫米27倍径野战炮为基础改进而来的战车炮将挡在面前的目标一个个点名带走,除非是建筑完备的钢筋混凝土工事,否则任何沙土石块构建的简易防御都无法抵挡75毫米炮弹的直击。而且固定战斗室上方的环形导轨上安装的mg3轻机枪还能够为步兵提供机枪压制火力。
这样的表现让在场观看的德国陆军高层欢欣鼓舞,一直为如何强化步兵进攻支援火力而头疼的陆军当场就拍板要了200辆,先组建25个突击炮连,优先配备给国防军的6个满员师进行试用,装备名称被定为1号突击炮。而且在未来的计划中,国防军的所有一线部队都将至少装备4个突击炮连。
这种又能攻又能守的陆军利器的出现,让戈尔茨产生以装甲单位为进攻核心的想法也很顺理成章,反正现在也没有坦克这个概念。而一战的坦克无法成为进攻核心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速度太慢了,行程太短。但是现在德国人的突击炮凭借着100马力的发动机最高公路时速能达到23千米/时,最大行程也有110千米,勉勉强强能满足戈尔茨的机动作战的需求。
“但是一个步兵师内只有突击炮是不可能的,步兵跟不上你的推进速度,而且只靠75毫米野战炮也啃不下硬骨头,进攻能力还是受到了限制。”约亨说到:“突击炮是步兵突击战术的补充,用来打出突破口,真正用来撕开对方防线的还是要依靠大量的后续兵力和重火力的不断投入才能做到。”
“这点我也考虑到了。”戈尔茨点了点头回答到:“最初我曾经考虑用我们最新的重型卡车为基础制造装甲汽车用来运载步兵,但是其对公路的依赖性太大,很难在野外跟上突击炮,因此我觉得用一号突击炮的底盘来制作步兵运载车,只保留能够防御机枪的防护水平,这样就可以解决步兵跟随突击炮的问题。
至于75毫米炮火力不足的问题也很好解决,一号突击炮的13吨重量上其固定战斗室占用了相当大的部分,如果我们取消固定战斗室,而在车体上直接安装火炮则应该可以装备陆军的1899型105毫米30倍径加农炮。这样一来火力不足的问题也能得到解决。”
这可真是个大手笔,约亨感叹道,突击炮在这里担当了坦克的角色,步兵运载车则可以实现步坦协同,而105毫米加农炮又有足够强大的火力,这样的一支部队的确能够更加完美的实施穿插机动,迂回强攻都不虚,只要不是对上要塞,还真没有多少人能拖住他们的进攻脚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