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第2/4 页)
似的家伙。我就觉得有些无趣。他什么都知道了。一点反应都没有,跟他说话还不如自言自语。
到现在为止我最喜欢的电台还是那个只播军歌、一句话都没有的那一个,听着就觉得整个人都振奋起来。
李啸锐倒是不阻止我听收音机。
我就很好奇,问他说你不嫌这浪费汽油。他就看了我一眼,说收音机用的不是汽油,是电。这车里电池是充电电池。只要发动机在转。电池就会自动充电。不管你用多少电发动机都就是那么转,不存在浪费汽油的问题。
末了他还说,你不知道吗。
我真的不知道。我虽然会开车,但我又不是修车的。凭什么得知道。
虽然李啸锐好像没有耻笑的意思,可我怎么不论怎么听都觉得像是在讽刺。我就问他。你知不知道酸奶除了有牛奶做还能用什么做。
他愣了一下,说除了牛奶还能用别的做酸奶?
我说还能用黄豆。他就不说话了。
隔了半天问我。酸奶真能用黄豆做?我说真能。他犹豫了一下,说味道会不会很奇怪。我说不会啊,跟普通酸奶味道差不多。就是有股淡淡的黄豆味。
所以下来一整天时间我都在听收音机。
现在的电台比过去丰富了好几倍,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找到传播电波的方法的。最好玩的是有个电台,讲的是在末日以后怎样分辨可以食用的动植物和已经变异了不能碰的动植物。听了那个电台之后我才知道原来变异的动物和植物并不是全部。
在人类顽强地活下来的同时,这个地球上其他生物也都顽强地活了下来。特别是在比较靠北的地方,甚至是南北极。那里的动植物本来就生活在极昼极夜的恶劣环境里边,对于现在的黑暗和寒冷根本就不在乎。
还有沙漠那种地方,其实环境本来也不好。
有的动植物跟人类变成丧尸一样变异了。也有很多就这么默默地生存了下来,努力地去习惯恶劣的环境。有的则选择了休眠沉睡。等待恶劣的气候过去。
我想起之前被木头叼过来的小老鼠,当时的确还不是变异动物。
电台里头说一般哺乳类动物和鸟类进化得较多。打洞的动物还顽强地生活着。卵生、冬眠的动物则多数选择了休眠。
电台里头有个什么专家教授——我没注意他的名字是什么。他说他看过不少爬行类动物,基本上都是直接冬眠过去,很少有变异的情况出现。因为末日降临的时候本来就是冬季,该冬眠的生物早就已经冬眠了,身体机能下降,并没有多少被病毒所感染。
而植物,尽量不要挑巨大的木本植物。因为木本植物本身自己对养分的消耗就很高。撑不到适应环境的那天,要么挂了,要么只能变异。现在变异还比较少而且活着的
然后那位专家就开始教大家挑选可以食用的动植物。首先是打洞的。不管是动物还是昆虫,只要还住在地下的洞穴里头,基本上就是没有变异的——挂没挂不知道。挑墙角山洞这样的地方,老鼠洞或者蛇洞,不必害怕,挖开了尽量小心抓出来,基本上处理处理就可以吃。
鱼类虽然没有冬眠的习惯,但是水里头的温度跟陆上温度本来就不一样,因此据说还有不少鱼类存活着。只不过专家也警告,说海里面存在一种目前人类还无法理解的丧尸,因此最好远离海洋。
至于植物,因为木本不值得信任,所以现在最安全的就是菌类和苔藓类。这两种本来就是在潮湿的环境下生长的。虽然菌类需要的环境稍暖和,但也并不是没有从冰雪里头长出来的菌类。这两种——其实已经不算植物了,只是人类吃得比较多——适应性强,生命力旺盛,新长了不少。不过如果无法分辨毒蘑菇,专家的意见是只吃木耳类和苔藓类。苔藓类都没有毒性,有的口感不那么好,但至少吃下去能活命。
鱼类的话因为有海洋丧尸的存在,因此专家并不建议大家往海里去觅食。但是,专家提醒。现在这种温度之下,很多河流表面都被瞬间冻住了。稍微有耐性的人可以学习爱斯基摩人的方式,在冰面焀孔,捕捉跳上来呼吸的鱼类——只是要注意那到底是鱼类还是鱼类丧尸。更稳妥的方法是直接从冰面上将冻在冰里边的鱼虾挖出来解冻了吃。这就跟冰鲜一样,而且相当安全。
我很认真地把那个节目听完了,觉得以后说不定能用得上。听完以后我就跟李啸锐讲,说也不是所有专家的意见都不值得听的么。李啸锐就点了点头。
今天因为天气算不错,没有下雨没有下雪也没有起雾,地上也没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