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3/4 页)
让这个无父无母的侄子接受教育,是项梁最基本的想法。要知道,在秦国统一的时候,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机会读书,读书是有钱人的专利。那个时候也没有科举考试,秀才这样的说法是不存在的。
项羽对于读书这样的事情并没有兴趣。读书不成,就学剑吧。但是项羽对学剑也没有兴趣。这下,项梁生气了,这个孩子怎么这么不成器?
(42)少年英雄
项羽面对叔父愤怒,并不着急,这个少年对自己年长的四叔说:“书学了,没什么用,不过是记个姓名而已。剑学成了,也不过是和一个人打,不值得学,要学就学万人敌的本事。”
身为武将世家的项梁,并不要求这个孩子一定要读书,于是开始教项羽兵法。项羽一见之下,很是开心,觉得兵法比读书和剑术有意思,但是很快,了解了大概意思后,又失去了兴趣,不肯再努力学了。项梁已经没有新的东西可以再教项羽了,帝王之术他并不了解,而且这个时候,项梁自己也遇到了麻烦。
项梁在栎阳出了点事,也不算小,杀了人。想必是有人要去告发他,不除了不行。于是,项梁就被关进了栎阳的狱里。蕲县,有个项家的老朋友曹咎,项梁请曹咎给栎阳狱监司马欣写了封信,这件事就了了。
项梁生活在吴中,是为避仇。有本领的人,走到哪里都会吸引别人的注意。项梁是个见过大世面的人,吴中的贤士大夫们对项梁都很尊重。每次吴中有大的徭役以及丧事,项梁都 会给人去帮忙,暗地里以兵法的方式来给宾客和子弟们布置任务,时间长了,这些人什么情况都做到了心中有数。
韬晦之中不忘为自己准备人马,武将世家的传人,果然不同,他期望且为着造反准备着,不放过任何的机会。
秦始皇在位的时候,曾经出巡到会稽,渡过浙江(现在的钱塘江),项梁带着项羽去看热闹。人人都想看看秦国皇帝的气派,或者如有可能还想杀了了事,不过这太难了。
少年项羽看得很入神,发现这才是自己的理想。于是,回头对自己的四叔说:“这个人,将来我可以取而代之。”项梁吓坏了,赶快用手掩住了项羽的嘴:“别胡说,这是要灭族的。”
从此以后,项梁再也不轻看这个孩子了。
项羽长大了,是个很魁梧的青年,身高八尺有余(按照现在的说法,一米八多),力气很大,双手能将大鼎(类似大缸的容器)举起来,而且才气过人。虽然项羽是个外来人,但是吴中的子弟们见到项羽,心里都有点害怕,不敢惹这个人。
这是项梁希望的结果,能有这样的继承人,让项梁很高兴。报仇,是任务,也是使命。项梁的理想,不是单纯的富贵,而是有着更多的内容。
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的起义,终于让项梁看到了希望,机会来了。
九月,会稽的郡守殷通对项梁说:“江西都反了,现在正是灭亡秦国的好时候。我听说先发制人,后发为人所制,我想发兵,让您和桓楚为将。”说话的时候,桓楚正逃亡在泽中。项梁想了想,说:“桓楚不在,大家都不知道他在哪里,只有我知道。”
项梁并不急于说出来,起身出来,告诉项羽拿着剑在外面等候。吩咐好了,项梁回来,和郡守继续坐着,说:“请您让项羽进来,让他去召桓楚回来。”群守很信任项梁,很痛快的答应:“好。”项梁一招手,门口的项羽就进来了。
项羽进来,郡守殷通还正在等待着这二人说起桓楚的事情。
这个片刻,很是安静。一边是全无防备充满期待的郡守,一边是等待机会随时复仇的叔侄。项梁和项羽,或许对待这个郡守本人并无仇恨,但现在他掌握了这个郡里的军队,而且他想着先发制人。项梁知道,这样的机会只有一个,与其为人将,不如自己反,况且殷通也不是楚国的王位继承人,何必听此人的调遣?对于这样的人,不除掉早晚是个隐患。晚除不如早除。
项梁,狠!
项梁并没有亲自动手,只对着项羽使着眼色:“可以了。”殷通还不清楚怎么回事,项羽手起剑落,郡守人头落地!这个过程,很短,很短。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43)少年英雄
郡守的头有什么用处?有了这个,郡中的人马就失去了领导,此郡就已然为项梁所有。要想起事,就要有地盘。项梁不用费力,就得到了自己起事的根据地。
项梁拿着刚才还在一起喝酒的郡守的头,拿着印绶,出来了。郡守府里的人,很吃惊,还不明白怎么回事,开始乱了起来。有人想上前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