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部分(第2/4 页)
的话,只要一点损坏,整条通讯线路都会瘫痪。布置成网状的话,就没有这个顾虑了,一条线瘫痪了,还有另一条线。
萧宇的庞大舰队,就像是一台播种机,每过一段距离。就在太空中播种下一批种子。
在航行四个月之后,萧宇的舰队,到达了距离天鹰a主基地一千亿公里的距离。萧宇的舰队,再一次穿过了天鹰一的日球层顶,脱离了这颗幼年恒星的势力掌控范围。
之外,将是星际尘埃的天下。萧宇的舰队,再一次处于了微红色星云的包裹之下。
中转卫星已经播种出去了几千台,有十几艘村级飞船已经清空了自己的库存。它们脱离了舰队,开始朝着天鹰a基地返航。
事实上,在这支由一千多艘飞船组成的舰队之中。只有那一艘特制飞船会到达天鹰二双星系,其余的飞船在安装好中转卫星之后,会全部返航天鹰a基地。之所以不肯让太多飞船到达天鹰二双星系统,是萧宇为了以防万一考虑的。
在这种情况下,就算自己的飞船被这个未知的存在所俘虏。它也仅仅只会得到一艘乡级飞船,起不到什么大作用。
在茫茫星云之中。每过十几个小时。就会有一批中转卫星被释放出来,它们将在自身的动力系统之下,维持着自己的位置,维持着萧宇和远航舰队的联系。每过几天时间,就会有一艘飞船脱离大部队,开始返航。
二十多年之后。这只舰队的航程已经达到了一半,大概零点七光年。萧宇的舰队,已经减少到了不足五百艘飞船。
这里,是天鹰a的奥尔特云位置。不过。在天鹰星云这样恒星比较密集的地方,通常情况下,奥尔特云并没有明显的归属倾向。这里的一些物质,可能同时属于两颗恒星,也就是说,这里既是天鹰一的奥尔特云,同时,也可能是另一颗恒星的奥尔特云。在引力扰动之下,它们的运转轨道十分不稳定,说不定这一圈还在绕着a恒星旋转,下一圈就跑到b恒星周围去了。
甚至还有恒星根本就没有奥尔特云。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于路过的星体将其奥尔特云俘虏掉的缘故。
时间慢慢的过去,渐渐的,萧宇距离天鹰二双星系只剩下了五年的航程,大概还有一点五万亿公里的距离。在这个距离之上,天鹰二y的亮度,终于提升到了肉眼可见的地步。但是天鹰二x这颗白矮星依旧看不到。
实际上,萧宇从来就没有观看到过天鹰二x。只是通过对天鹰二y的轨道测量,以及其质量损失速度,和天鹰二x吞噬伴星物质所释放出来的伽马射线,萧宇才确定了天鹰二双星系的结构,确认其拥有一颗白矮星伴星。
这种情况在宇宙中十分普遍。事实上,不说地球时代的人类,就算以萧宇的科技,到现在为止都从来没有直接观测到过黑洞这种星体,而是只能通过在黑洞周围的引力透镜现象,以及其周围星体运转轨道,和黑洞吞噬物质所释放出来的各种辐射,才能确定黑洞的存在。
萧宇的舰队,和天鹰二双星系统的距离,越来越近。在距离只剩下十亿公里的时候,萧宇的舰队,只剩下了最后两艘飞船。
一艘是萧宇特制的观测飞船,另一艘,是运输飞船。这艘运输飞船将在释放出最后一颗中转卫星之后,返航离去。
在这将近五十年的航行之中,萧宇完成了一次壮举。萧宇铺设了一条连接两颗恒星的通讯链路,在这两颗恒星之间,萧宇将可以实现基本上没有延时的通讯。
在这个距离之上,萧宇意外的看到,天鹰二双星系统中,居然还有行星的存在。那是一颗大概零点六倍木星质量的气体行星,在以六十九年为周期,围绕着中央的两颗恒星旋转。
一颗红矮星,一颗白矮星,一颗行星,以及无数的星际物质,构成了这个复杂而精密的双星系统。
红矮星和白矮星之间的距离,只有一千万公里。如此接近的距离,意味着它们必须以及其疯狂的速度互相围绕公转,才可以保证不发生撞击。可是,就算它们的公转速度再快速,在这两颗星体之间,始终有一条白色的纽带连接。
这条白色纽带,长有一千万公里,它的一端连接着这颗红矮星,在这里它最粗,然后它逐渐变细,渐渐的延伸到了白矮星身边,在围绕白矮星几周之后,最终连接到了白矮星之上。
通过这条白色纽带,不断的有来自红矮星的恒星物质转移到了白矮星之上,物质转移的速率,达到了惊人的一千七百万吨每秒。
这条纽带的颜色是白色的,这证明它的温度高达六千摄氏度左右,基本和太阳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