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东华门唱名(第2/2 页)
欢呼。
很可能是那个考中的学子说了什么类似今天全场消费全由我买单的话。
随着接到喜报的人越来越多,这种情况在汴京各个客栈都有发生。
虽说会试考中就等于是进士了,但是以前的科举,也不是没有出现过会试过了,殿试却因为表现太差,最终没能金榜题名的。
因此那些会试中榜的学子,心还是悬着的。
如今喜报来了,也就意味着他们悬着的心可以放下了。
金榜题名可是光宗耀祖的大喜事。
哪怕是当朝相公,也不能保证自家后代一定能金榜题名。
虽然以他们的官职,子嗣可以得到荫封。
但是荫封和考中科举入仕,可谓是天差地别。
即便是朝中相公的子嗣后代有人中举,都会大肆庆祝一下,这些考中的学子的喜悦可想而知。
但是赵兴却高兴不起来。
樊楼三楼,面朝街道的一间包厢,此时窗户敞开。
赵兴站在窗前,眉头微皱的看着底下的街道。
汴京很繁华,百万常住人口,加上流动人口,常年人口都在一百多万。
这放在后世不算什么,大多数市斗不止这点。
但是这可是古代,并没有高楼大厦。
人口多,加上又是国都,又多繁华不用多做表述。
往常内外城的街道都十分拥挤,热闹非凡。
但是今日却不同,倒不是说街道上空无一人,但是所有行人都特意的把街道中间的路给空了出来。
樊楼附近是汴京最热闹的几个地方之一,平常车水马龙。
然而今日很少看到马车经过。
并不是说被堵住了,而是那些大户人家今日有默契的没有出门,就是方便衙役报喜。
不管是大户人家不出门,还是百姓刻意把中间道路留出来,朝廷都没有明确规定需要如此。
而是长时间形成的默契。
赵兴觉得,这种默契并不完全是素质的体现,而是文人地位的体现。
“仲怀,孤没记错,科举结束没多久,就是武举了吧?”赵兴问道。
“回殿下,今年武举定在了九月。”顾廷烨说道。
“九月?那也快了,孤怎么没有听到有人议论此事?”赵兴问道。
顾廷烨面对这个问题沉默不语,就连朝廷都对武举不重视,更何况百姓了。
赵兴见顾廷烨没有说话,也没在意,答案他其实早已经知道了。
他对重视文人,并不排斥,毕竟治理天下还得靠文人。
但是大宋的这种重视,有些太过了。
都说飞鸟尽,良弓藏。兔死走狗烹。
但是大宋如今强敌在侧,还没到那个时候,重文可以却不能轻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