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盛纮的温柔乡(第1/2 页)
赵兴出了龙图阁,脑子里还在想科举考题的事。
宋代科举最重要的就是策论了,说到底科举是为朝廷选拔人才的,而策论考的是士子对政治见解、治国理念和对当前的局势及未来局势的分析。
然而在赵兴看来,策论涵盖的内容太多,每次科举策论题的侧重点都不一样,并不能很好的选拔人才。
赵兴想要尽可能的出一个比较开放性的题目,减少对士子们的限制。
晚上赵兴在宫里陪父皇和曹皇后用了晚饭,才离开皇宫回到东宫。
洗漱完,躺在床上,胡思乱想了许久,对科举考题有了些大致的想法。
第二天上午,赵兴让三水去学堂那边通知一下,今日上午不去学堂了,又让人把王安石给找了过来。
他对自己的考题有些没有底,想要听听王安石的意见。
这时赵兴也发觉自己身边现在能用的人才太少了。
别的人倒也不是不能用,只是科举考题事关重大,他有些信不过。
在赵兴和王安石商议的时候,官家也命中书省拟旨,由太子担任这次科举的主考官,翰林学士海文优为副考官。
这个消息还没公布出去,汴京很多官宦人家就得知了消息。
科举才学只是一方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押题。
一般来说,会试的策论题都是由科举主考官出的,殿试才会由官家出题。
很多人对金榜题名有些误解,认为会试考中,就是金榜题名了。
实际上殿试后的榜,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金榜。
不过这样理解其实也没错,因为会试考过就是官了,殿试定的只是最终名次。
每当科举主考官定下后,士子们就会根据主考官的性格和为政主张来押题。
这玩意和后世刷题是一样的,有些成绩一般,结果高考的时候运气好,遇到的许多题目类型都是以前做过的,知道解题步骤,超常发挥。
押题也是一样,若是猜对了有了准备,自然就能事半功倍。
而主考官的为政主张,甚至比押题更重要。
举个例子,主考官不赞同变法革新,士子策论文章却倾向于变法,哪怕文章写的再好,也不可能考中。
因为主考官是要阅卷的。
然而这次的主考官和出题人是太子,这就让那些家里有子弟要参加这次科举的官宦人家有些抓瞎了。
他们根本猜不出赵兴会出什么题目,而且以赵兴的身份不可能亲自阅卷,无非就是看一些名列前茅的文章。
这等于说,出题的是赵兴,但是阅卷的却另有其人。
海文优是副主考,肯定是他,这倒不难猜。
然而赵兴身为主考官,肯定会挑选一些来看。
万一他们顺着海文优的胃口去答题,文章却被赵兴看到了,引得赵兴不喜怎么办?
……
盛家
盛纮当年在扬州被刘三石敲打后,对林小娘的态度就改变了许多。
不过总的来说,林小娘的待遇还是超过了妾室的标准。
等到了汴京,盛纮担心被言官抓到把柄,就更加克制了,就连去林小娘房里都没有那么勤快了。
这么多年过去,林小娘也认清了现实,把希望寄托在了儿子和女儿的身上。
若是儿子能够金榜题名,女儿将来能够嫁入高门,盛纮也不会这么薄待她。
因此来到汴京后,就央求盛纮为盛长枫请个名师。
盛纮抛开别的方面不说,在子女的教育上还是颇费心思的。
嫡长子在东宫伴读,能够得到朝中相公和大儒们教导,不需要他操心。
但是次子的教育他也没有忽视,亲自去信把庄学究给请来了家中教导盛长枫和三个女儿读书。
今年盛长柏和盛长枫都要下场参考,林小娘得知主考官是太子殿下就动了心思。
盛长柏是太子伴读,很受太子重视,说不得能知道太子会出什么题目。
于是趁着盛纮休沐在家,亲自下厨做了一桌饭菜,又沐浴精心打扮了一番,让人去把盛纮给请了过来。
盛纮有些日子没来林小娘这边,听到林小娘请他过去,也有些想念林小娘了,便来到了林栖阁。
看到精心打扮过的林小娘,盛纮也有些出神。
盛纮妾室不少,不过其余妾室容貌上比不上林小娘和卫小娘。
不过那些妾室和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