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部分(第3/4 页)
校上班,万一出去有事骑自行车,梦醒乘公交车,有月票,穿衣服,他们买的基本上都是厂价的衣服,一个月花不了多少钱,这样算起来,小日子过得确实不错。
结婚后张允鑫的妹妹中专毕业还没找到工作,要托关系,并且还以前因为她自费读书欠村里人的债,梦醒也没多说什么,主动提出寄一千块钱回去。
张允鑫自然感激万分,他这个老婆果然很通情达理。他甚至想,他们过得这么舒服,还要出啥国啊!
其实本来梦醒打算寄两千的,李映红暗中劝她说:“这几个月你们老公拿回家的钱,扣掉自己的吃穿用,剩不剩两千啊?”
梦醒说:“话不能这么说吧?夫妻怎么还分彼此呢?钱迟早能赚回来,但是他家里现在需要钱——”
李映红说:“你给钱也用不着给的这么急吼吼吧?你一下子给两千,过年的时候还给不给?到时候给不出,他们家会不会有想法?给得出,难道你再给两千?叫我说,你不如先给一千,等到过年再给一些,这样显得你经常给钱,每次给的都不算少——”话没说下去,意思很完整。
梦醒想想也有道理,采取了她的建议。而张允鑫觉得老婆主动提给他家钱已经很了不起了,哪里还能嫌少?而且这笔数目在当时来说也确实不能算少。
李映红感叹:“梦醒,你们张允鑫真是的,上一辈子做了什么善事,这一辈子有福气讨你这么好的老婆?如果我有个哥,铁定要拼命鼓动他追你,哪里还有这小子的机会?!”
梦醒取笑她说:“这样我这个做嫂子的要把钱都花在你这个小姑子身上了——你想得美!你赚的比我多,该你给我才对。”
李映红接着又凑近她说:“跟你说,我前几天碰到马承波,他说张勇毕业后被分到中学去做历史老师。幸亏当初他跟你分手,否则你现在还不是中学老师的老婆?你看看,你现在因祸得福,是大学老师的老婆——所以啊,这世上的事,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此时梦醒听到张勇这个名字,心中再也不会起波澜。她不动生色地听完,什么话也没说。马承波当初上的是外贸中专,两年制,比她们早一年毕业,被分在工艺品进出口公司,跟他们公司有两站路远,不大常走动。
梦醒把钱凑齐让张允鑫去寄的。那天张允鑫寄完钱心情好极了,到菜场去买了一只包头鱼头,一盒嫩豆腐,又买了半只烤鸡,一把菜心,回来烧了一锅浓浓的鱼头豆腐汤,炒了一盘香菇菜心,请老婆改善生活。
老吃食堂油水太少。
梦醒自己做菜的时候从来不做鱼。她对处理鱼深恶痛绝,觉得滑腻腻很恶心。本来她很讨厌淡水鱼,只是这几年梦醒妈妈跟周围的同事学着做南方菜,吃河鱼吃得多了,再加上张允鑫喜欢吃河鱼,每次做菜总会做一道鱼,要么红烧,要么煮汤,梦醒的口味也跟着变,不再反感吃淡水鱼。
只是你让她做鱼,她是打死也不肯的。
张允鑫一看见梦醒就说:“老婆辛苦了,你到床上去休息休息,我马上好,等下吃饭我叫你。”
某个周末,张允鑫跟着梦醒回苏家团聚吃饭的时候,跟丈人丈母娘商量,说结婚后的第一个春节想带梦醒回老家过年。他家中父母的意思是要在老家给他们举行个仪式,也算知会各位亲友,这位小儿子结婚成家讨老婆了。
梦醒想起上一次噩梦般的在镇江专车的历程,心有余悸,问:“还要在镇江转车吗?”
张允鑫连忙说:“我们直接从H市乘长途汽车回家,不用转车,很方便。”
梦醒嘟哝:“还举行什么仪式啊?很烦的,我们在这边都不办酒,干嘛回去办啊?”
梦醒妈妈倒是很通情达理:“入乡随俗,他们要办那就办吧。农村谁家娶媳妇不办酒?你还要去外面定做一套红色的衣服——你的衣服不是黑色就是灰色,不能结婚穿。”
梦醒头大——一身大红的西装,她这辈子大约只能穿这么一次。
这一次梦醒跟张允鑫回老家是以张家新媳妇的身份回去的。张家在自己前后的堂屋,前面的院子里摆了几桌酒,家里的亲戚都来帮忙,满院子的人,婶子姑姑姨妈的,梦醒喊过就忘,根本记不住谁跟谁。梦醒穿着在H市定做的一套全毛的大红色西装套裙,跟着张允鑫,人家让敬酒就敬酒,让点烟就点烟。还好父老乡亲看她是个文质彬彬的城里小姐,语言又不通,没有难为她。
这其中有一段插曲让梦醒很不舒服——张允鑫的一个表哥坐在梦醒旁边,一个劲地叮嘱这位表弟妹:“结婚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