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部分(第2/4 页)
的渔船是带有生产线的,经过预煮、分级、冷冻和包装直接保存,上岸第一时间可以投入市场。
当然,这种渔船很现代化、很专业化,它们可以称之为海上作业平台或者海上工厂,造价很高,动辄上亿。
船队的冷水虾捕捞船也有生产线,但距离专业化的欧式捕捞船还差许多,它仅能做简陋的预处理,船上空间大多被生产线的机器所占,所以得有渔船进行配合,包装后送入其他船上。
跟欧式捕捞船不能比,这船却也不小,全长为74。4米,宽有15。6米,净重是2751吨,同样是大家伙。
猜测到他们碰上了北极虾,那捕捞船便游弋过来。
船老大通过无线电联系了敖沐阳:“队长,要在这里下网吗?咱们运气那么好?一出海就碰上虾群啦?”
上次私自下网的渔船被敖沐阳赶出了船队,他的心狠手辣震慑住了剩下的船老大,谁要作业都会谨慎的来询问他。
敖沐阳说道:“应该没问题,你让弟兄们做准备,我再研究一下。”
冷水虾生活在深海中,要侦查它们的踪迹可不容易。
这对敖沐阳来说就简单了,他换了潜水服准备下去看看。
看到这一幕,其他船上的人惊呆了:“卧槽,这也行?”
四位副会长所在的渔船纷纷靠拢过来,他们嫌无线电里太吵闹,直接站在船头拿着喇叭喊了起来:
“敖队,你这是走的哪门子路线?”
“你不会下水深潜去确定有没有虾群吧?”
“沃日这太胡闹了啊。”
“敖队你潜水能力确实厉害,可这都快进北极圈了,海水冷的厉害,你可别下去啊。”
四人之中就朱昌荣了解敖沐阳的本事,但他同样不赞成用这种原始的法子来开展工作。
这确实是非常原始渔作业方式,在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家发展,机械化应用到各行各业,这种落后的作业方式早就被淘汰了。
敖沐阳背上氧气筒说道:“咱们船队规模大,没时间去浪费,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精力、浪费钱,所以要确定下面的情况,最好就是来个深潜。”
“百米深浅啊!”袁昧京惊叹道。
皮语言忍不住笑了:“这不是胡闹吗?”
如果可以,敖沐阳并不想让他们发现这一切,因为这确实有些惊世骇俗,也确实有些傻。
只是他非下水不行,不光是因为要寻找冷水虾群,还因为出海这些日子他一直没有去汲取水汽,身体有些不舒服。
不过这倒是可以解释,他说道:“没事,我不是潜入很深的地方,我潜下去大概看看,鲸鱼一直在上浮下潜,要是底下有虾群,肯定会有一部分被带到上层海域,所以我只要在水下几十米看看就行了。”
第1519章 开动
听了这话,沈志律点点头道:“有道理。”
皮语言有些不信服又有些不屑的说道:“有道理但没有可行性,这都什么年代了?卫星都送上月球了,还用老祖宗这一套?”
“送上月球那是探测器,不是卫星。”朱昌荣摇头失笑道。
无线电频道里有船老大跟着笑:“没文化啊。”
听口音,这是红洋人,如果敖沐阳在无线电旁边那能听出来,这是杨树勇的声音。
龙头号上的人已经习惯了这一切,他们帮敖沐阳佩戴好装备,然后送他下了水。
敖沐阳在水面上做了做样子,几分钟后他消失在海面上。
有人在无线电里问龙头号上的人道:“弟兄,你们不担心吗?”
敖沐东哼道:“这有什么好担心的?小意思,我们龙头的本事你们是不知道,绝对的水下蛟龙。”
敖沐阳在水中缓缓下潜,他不是不能快速下潜,而是舍不得。
北太平洋的水汽更为纯净也更为充沛,通过肌肤和白奇楠手串进入他体内的时候,有种清冽之感。
他俯瞰水下,先看到了那些庞大的弓头鲸。
这不是他的目标,好奇的看了几眼后他又扫视周围。
水下确实有虾群,零零散散的冷水虾被带到了上层水域,敖沐阳随便找了找就发现了它们的踪影。
他又在水里待了一会,感觉时间差不多后浮出了水面。
附近的几艘船上趴着好些人,那望眼欲穿的样子让敖沐阳吓得一哆嗦:“这都是什么眼神?”
帮他上船的敖沐东笑道:“看猴戏的眼神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