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第2/3 页)
织。抗战开始后,中统采取私人介绍、自行训练、统一招考等形式,先后举办了五期无线电人员训练班。纪贞仁这次是以东北流亡学生的身份,由一个与中统有关系的人介绍,报考了重庆第四期电训班。经考试成绩合格,政治审查也符合“历史清白”的条件,便被顺利地录用了。
第十九章 朝暮悲鸣是鸳鸯(5)
在纪贞仁离开上海前,由组织悄悄派人把她的孩子和一些钱送到了阿伯处,叮嘱一定要把这孩子养好,说这是纪贞仁的嘱托,也是组织交给的任务,必须万无一失。纪贞仁过去对老伯夫妇不薄,两位老人对纪贞仁感情也深,就收下了婴儿。老伯问:“为什么这么长时间不见纪贞仁?她为什么不自己来送孩子?”来人说:“这些就不要多问了,你们只管养好这个孩子。”
这时,在这儿已经住习惯了的灵儿从屋外进来,见了这孩子,就插话说:“这娃娃,真可爱,一见我就喜欢上她了。爷爷,这孩子的睛眼太好看了,我好像在哪儿见过呀?”
老伯说:“这里没有小孩子家的事,你出去玩吧。”
老伯悄悄叮嘱老伴:“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告诉灵儿和其他人,这摇篮里的孩子是纪贞仁的骨肉。记下了?”
老伴说着“记下了”,就抱孩子上了楼。
时间一长,灵儿渐渐从奶奶嘴里得知,摇篮里的孩子即是纪姑姑的女儿,又一想,那也是韩爸爸的女儿。之后,灵儿对小纪军的感情从骨子里拉近了一步,对她的照看和疼爱就更发自内心了。
“奶奶,我不会对任何人讲,小纪军是姑姑和爸爸的女儿。”一次,灵儿说。奶奶摸了她的头,说:“什么乱七八糟的。我和爷爷老来无子,小纪军就是我俩的女儿。记下了?”灵儿说:“记下了。可以后怎么称呼呀,这不乱了辈份了吗。”奶奶笑说:“小小人儿,就你事儿多。”
在重庆八个月的受训期间,纪贞仁苦学勤练,先后学习了无线电收发技术、无线电学、电律、密码破译、政治等课程。其实,纪贞仁的勤奋好学完全是装出来的,除政治课外,这些课程她早在莫斯科就学得非常优秀了,不用再下如此苦功,但在电训班她不能暴露自己的实力,始终以初学者的面目出现在大家面前。这样以来,她的成绩自然是一等的,深受教官的欣赏。结业后,通过秘密运作,她成功潜伏到了中统特务上海区工作。在这里,她的主要任务是破译日军的密电、密码,很快就取得了突出成绩,受到了中统上海区负责人的重视。
*地下组织给纪贞仁重申了那条铁律:绝对不能进老伯家半步,绝对不能去见自己的女儿,否则,一旦引起中统特工组织的怀疑,后果不堪设想。
纪贞仁不得不严格遵守组织纪律,不敢去同自己的女儿见面。只是在一次执行任务路过老伯家门口时,发现一个大女孩子正在推着一个小车在门口的空地上玩耍。大女孩子逗得车里的小女孩子“吱吱”地笑个不停。
纪贞仁一眼就认出这个大女孩子就是韩剑雄他们的灵儿,同时也一眼就认出了小女孩就是自己的女儿韩纪军。有几个特工与她同行,母女就在眼前也不敢相认。她有心上前逗逗满脸笑容的女儿,也忍住了。她咬紧牙关,没有当面流泪,只是死死地盯了两眼女儿,就跟着那几个特工走了。
灵儿发现了这个神态有些异样的女子,突然认出她就是姑姑纪贞仁,刚要张嘴叫“姑姑”,很快又想到,既然姑姑到了老伯家门而不入,见到女儿而不认,肯定有极为特殊的情况,马上又闭上了嘴,赶快以逗孩子玩来掩饰自己的失态。
纪贞仁看到灵儿这种欲言又止和掩饰自己的举动,心里连连叫道:这小人精儿,真是一个天才,一个将来能成大气候的间谍天才。
第十九章 朝暮悲鸣是鸳鸯(6)
纪贞仁回到住宿后,捂着被子痛哭了一番。
我的女儿,韩纪军!
我的爱人,韩剑雄!
我们何时才能相聚呀。
不久,纪贞仁这种柔情满怀的状态,被莫斯科传出的一条震惊世界的消息所冲淡:斯大林以共产国际的领导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变化了的国际形势和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实际需要为由,果断决定解散共产国际组织。
这是1943年的6月。国民党抓住这个机会,组织策划了第三次*高潮,企图以武力取消陕甘宁边区,逼迫我党交出军队。这个时候,中统组织上海工作区派纪贞仁等五人进入了陕西境内,秘密开展工作一年有余。复杂而危险的斗争形势,在中统组织内部潜伏所占据的智力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