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部分(第3/4 页)
候想吐血,为何每次这位华侍郎一开口。自己都要给人垫菜板子。人都怕比,同华侍郎比起来,他这个当人大伯的可不是差了吗。
定国候:“华侍郎也不必着急,虽说辽东 郡守参奏府上娘子十宗罪。相信侍郎榜眼出身。国之栋梁。定然不会为了儿女情场视我大梁于不顾的。说来二郎本是个好孩子,还说不得被什么人给带累的呢,本候定然不会容忍此等恶妇 辱我定国侯府门楣。”
华老尚书下颚的胡须。无风自动,显然是被恶心到了。不过到底还是沉得住气。竟然忍住了没吭声。
华二老爷:“定国侯府早已分家,不知道定国候说话是不是能作数,说起恶妇,有辱门楣,定国候不是再说哪定国侯府的夫人吧。”定国候差点被噎死:“华二你还是男人妈。”朝堂之上,定国候竟然连礼仪都不顾了。众位朝臣侧目,就是圣人都侧目,没想到这定国候还有点血腥。不过都用在维护夫人身上了。还是那么一个无事生非的妇人。
华二老爷:“怎么你一个侯爷,都能攻歼女子,还是小辈,我一个小小侍郎,不能说句公道话吗,难道定国候夫人身有恶疾不是事实嘛,侯爷可莫要要说本官越权,揽了御史的活计”
老尚书捂额,这是朝堂,真的能吵架吗。而且自家儿子已经让人带的远离了主题了,他家孙女还背着十宗罪呢好不好。
果然是个指不上的,人说上阵父子兵,他老人家也只能勉为其难了:“老臣不才,不知道定国候因何指责我华府新嫁娘。还请定国候说个明白,不然我华府的娘子们怕是要结队吊死在定国候门口以示清白了。”
老尚书说完自己都愣了,这话怎么这么耳熟呀,是自己说出来的吗,好像,好像自家孙女十几岁的时候说过的话呢。老尚书懊恼死了。果然被带歪了。
定国候气的疯了:“辽东郡守参奏,同知夫人作为女子嚣张跋扈、 虐杀更牛、 辱骂朝廷命官无视朝廷律法、四 聚众闹事 、五 仗势欺人,还有六七**十条大罪。老尚书这哪一条我侯府能容得下这样的妇人。”
华二老爷算是看出来了,定国候这厮专门冲着自家闺女来的呢:“定国候,这奏本你一眼都没看,上面的内容倒是清楚地很呢。还是定国候对辽东依然了如指掌呀。”这话太阴了。圣人都不忍不住点赞,原来自家华爱卿超长发挥的话,还有如此一项技能。
这话算是说到他老人家心坎里面了。辽东怎么就非得跟定国侯府牵扯不清呢。从奏章上就能看出,东郡的郡守同定国候是通过气的。
定国候脸色青红不定:“华侍郎巧言灵辩,你只说你华家娘子,做的事情哪件能容与我侯府,能容与朝堂律法。”
华二老爷一声冷哼:“臣有奏。”
圣人:“准。”华老尚书刹那间觉得自己有点多余,怎么看着自家倒霉儿子同圣人是站在一个立场上的呢。圣人这也准的太痛快了些。
华二老爷双手奉上一沓的信件,恭敬的递给圣人身边的天使大人,圣人同朝堂官员看到那么一大摞的书信,都有点纠结,这东西是不是有点多呀。
老尚书则牙疼,那东西眼熟,里面都是糟心儿子同孙女的 书信往来,恶心巴拉让人起鸡皮疙瘩的东西,真的能给圣人看吗。
此刻众人都一同想到,华侍郎是如何带着这么厚重的信件还能飘逸儒雅活动自如的。
就听华二老爷说道:“臣没有定国候的本事,对辽东的了解都来自于臣女的书信。臣对臣女信中所言全部相信。还请圣人查证,说我华府娘子嚣张跋扈,不知道定国候有没有证据,难道我尚书府出来的娘子,还要委曲求全,卑躬屈膝讨好与上官夫人吗,我那贤婿凭本事升官,一心报效朝廷,还不用内宅女子如此费尽心机;
虐杀耕牛,难道匪徒攻城抢掠。要把牛马留给土匪。等着匪徒抢吗,定国侯你是武将出身吗,本官不才,一届书生。也知道拼了性命。不能便宜了敌人;
辱骂朝廷命官。哪位,可是定国侯府夫人的内侄女婿呀,一个瞒报灾情。沽名钓誉,想要一郡百姓陪同扑死的官员,我华府娘子都不肖辱骂,若让本官说那等官员就该人人得而诛之;
聚众闹事,我华府娘子,身怀六甲,带着家丁护院站在城楼上一直守到匪徒退走,试问定国候,这就是你说的聚众闹事;
仗势欺人,难道那样的时刻,我华府娘子抬出来身份,让百姓知道他们都是蒙受圣恩,没有被圣人忘记的子民,给百姓与信心,带领百姓抗敌不对吗,若是本官说,就该涨势直接把郡守给劈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