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3/4 页)
学习方向。考生在考前的心理压力比较大,因为资格考试是口试,考官可以问任何问题,而且此项考试只有一次机会,如不能通过就要退出项目。 由于我们专业三位教授的突然离开,我的博士资格考试一直延迟到了第二学年才举行。考试委员会由系主任巴考斯基教授主持,其他成员包括崔、克拉里、珂勒、科兰多夫几位教授。 考试定在3月15日上午10点。这是秘书安排的,她选了一个大家都没有课的空档时间,再以系主任名义给相关人员发了备忘录,通知了考试的安排。 在众考官中,崔教授最难以预测。我先去见他,他刚收到会议通知,脸色很不好。他动怒了,因为没有事先征得他同意,因为他是教授,不是大兵,不是来听人发号施令的。即使有所安排,也要先商量。他即刻给巴考斯基主任回了以下的备忘录。
巴考斯基主任: 你所定的刘先生的博士资格考试时间对我不合适,因为这正是我坐办公室的时间。希望你再重新确定时间,并一定要在事前问过我。
崔
如此小事,他却反应如此强烈,有些过分了。那一刻,我怕他会推行连坐制度,殃及无辜,对我的考试不利,急着去找了系主任汇报。结果还是巴考斯基教授去崔的办公室,向他当面表示歉意,才算没事。博士资格考试还是按期举行,一切都顺利,因为我已准备很充分了。通过了考试后,我就是正式的博士候选人了。 韩国同学李始勋的博士资格考试就更多了一些意外。他的第二专业是金融,所以在考官席上还坐着个金融教授。在考试时,金融教授问道:“公司的目标是什么?”这是现代财务学最基础的问题,看得出来他并不想为难学生。 “股东财富最大化,更具体地说,就是公司股票价格最大化。”始勋自信地回答。这是标准答案,教授赞许地点了下头。 崔教授却不以为然,插嘴说:“公司目标怎可能只是股票价格最大化呢?那是财务学的观点,太简单化了,是建立在一些不切实际的假设之上。” 他的评论是冲着始勋来的,却把那财务教授给惹恼了:“为什么不实际?现代财务学是建立在实证基础上的,是以数据说话的实证科学。”接着,他列举了一系列已发表的研究专著来支持其观点。 崔教授的脸,因激动而微微发红:“一个公司的经营包括研发、采购、生产、营销等整个过程,它们的目标怎能笼统地概括为股票价格最大化呢?”他争辩说。
那个金融教授也毫不相让,以财务学严谨的逻辑进行反击。这两位不同专业的教授就针尖对麦芒地干了起来…… 始勋擦了下冷汗,稍稍松口气,观起战来。渐渐地,那个财务教授开始占上风了,他以雄辩把崔教授的势头压了下去。那倒也不见得是他真理在手,他是正宗美国人,在英语口头表达能力上占了优势。 最后,巴考斯基教授不得不介入了:“我建议两位教授可以在会后进一步探讨,但是这里,我们还是要让博士考生多一些机会表达意见。”这才结束了这场口水战。 有了那场激烈的辩论,考试也就草草地收场了。始勋后来笑着告诉我,他不仅是幸灾乐祸,而且感到幸运。因为他的太太那几天刚生了小孩,他忙得不可开交。所以站在考场里,心里发虚。可由于那场冲突,他蒙混过关了。 ——这场争端由崔教授挑起,也是他的错。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理论和假设,有其不同的着重点和局限性。所以,跨专业的学术讨论是很难进行的。当财务教授提出了财务专业的问题,始勋就要从那学科的角度来回答。可是,崔教授却从他领域的角度来评价另一个领域的研究,这是不妥的,也显示了他的固执和片面性。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逆水行舟却无济于事
前面提到,我修崔教授第一门课时,徐宁在投诉他,他有压力,为要拉拢我,对我也就没有太为难,那门课给了我B的成绩。
这低于我的目标,但能从他那里得到这个成绩,我就够满意了。 在徐宁离开后,她投诉案的调查也就中止了。天下似乎是太平了,崔教授逐渐地也就暴露出他的本来面目。我修完了基础课程后,开始上他的专业课。在接触过程中,他对我态度越来越恶劣。过去徐宁对他的许多指控,那时听起来难以置信,却身临其境地发生在我身上了。 我上他一门国际管理课,那是MBA硕士课程。他说我是博士生,除了要与全班一起参加考试外,还要再写一篇学期报告。这也是合理的。可美国教授一般对学生的学期报告的内容只有一个大致的要求,让学生自己去发挥。但崔教授却规定要先有一个课题大纲(Topic Proposal),而且要在大纲得到批准后才能正式写这个报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