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部分(第1/4 页)
众人立刻再次整理仪容,确认没有任何不妥之处,敛容静候。
车队进入视线,由族长和宋国公为首领着萧氏众人走出大门迎接。马车缓缓在萧氏门前停下,小厮立刻搬了马凳放过去。
车门打开,一袭素衣的李恪从马车上下来,他容貌依旧,瘦长脸盘,天庭饱满,长眉入鬓,狭长的眼睛,英挺的鼻子有微微有一点鹰钩。
宋国公与族长等人拱手躬身行礼,“拜见天使。”
紧接着身后的萧氏族人亦跟着行礼。
李恪脚刚刚落地,连忙大步上前扶起宋国公和几位长辈,“几位长辈如此大礼,恪不敢受,快快请起。”
“君臣之礼怎可马虎。”宋国公淡淡道,目光不着痕迹的在他一身素服上一掠而过,却也是没有再坚持。
天使是代表圣意,一般都应该穿官服,既然李恪着了素服,就是以萧氏女婿的身份而来,倘若还是坚持君臣之礼,不是不给人面子吗?
“父皇本意便是令恪前来劝慰国公莫要过于伤怀,君臣之礼暂且不论也罢。”李恪虚扶着宋国公回府。
院子内已经设了香案,宋国公见李恪一身素服不便宣读圣旨,便命人为他单独备了房间更衣。
这一番倒腾,还要众人等候,其实若论方便,还不若直接着官服而来,宣毕圣旨,再换素服,但是这其中的含义却大大不同。
李恪也是个玩政治的,而且身为皇族最有前途的青年,他必须要把自己的形象工作做好,孝悌自然不容忽视。
换妥了官服,李恪捧着赤锦龙纹圣旨,走向香案前。
萧氏众人纷纷躬身行礼,安静倾听。
唐代接圣旨也不会开始便呼啦啦的跪倒一片等着宣旨,并且圣旨的开头也不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倘若是政事,开头多半是“门下”二字,因为诏书本身是由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核,皇帝御批“可”。最多也只用“奉天承运”四个字,这也多半是重大的祭典或者封后之类才会用到。
而这道圣旨开头什么也没有,内容也分外简单,直接便是直接说听闻太夫人去世的消息,十分悲痛,紧接着便是劝慰宋国公。
冉颜发现其实李世民真是一位很会煽情的皇帝,譬如安慰宋国公,大意便是说“每想到卿承受巨大悲痛,卿又年事已高,我就担忧的辗转反侧难以入眠,食不下咽,恨不能亲自前来探望”云云。再接着便是劝萧氏众人节哀。
一篇圣旨宣罢,宋国公已是老泪纵横。
“臣等谢陛下隆恩!”
众人齐声谢恩,恭敬伏拜之后,李恪将手中圣旨交给萧璄,这圣旨中虽提及宋国公较多,但毕竟也不是给他一个人的。
李恪温声劝慰宋国公道,“父皇这几日忧思难安,我临行前,特地叫我入宫嘱咐一定代他好好劝慰您。国公还请节哀。”这厢劝罢,却也没有忘记其余萧氏长辈,“诸位长辈请节哀。”
撤了香案,众人便请李恪到厅堂小叙。
女眷都各自回后院,只有萧氏嫡子嫡孙需遂进厅堂。
唐代对服装的规定严格,做何等事情,就要穿何等衣物,因此李恪迅速的换了素色常服,才回到厅堂中安坐。
李恪很会拿捏自己的态度,看起来亲切却不失皇家尊贵,这些应酬对于他来说游刃有余。
丧期的忌讳很多,唐代比之宋更加严格,所以也并未久叙。
萧颂一直并未多话,待散去时,萧颂刚刚走上曲廊,便瞧见李恪立于荷池旁,看见他走过,面上带着淡淡的笑意微微颌首。
萧颂从他身边走过,顿住脚步,回过头笑着道,“殿下久候,难道不欲说些什么?”
从厅堂出来,李恪走哪条路都不会走到这里。
“本王只是误入此地,非是久候。”李恪笑吟吟的道。
“是嘛,那我真该伤心,本以为殿下专程来找我叙旧。”萧颂轻笑一声,旋即拱手道,“往右手边走,能回到厅堂,我还有事,恕不能相送。”
“无妨。”李恪不以为意的道。
萧颂微微颌首施礼,转身不急不缓离开。
冉颜倚在廊上看着晚绿在院子里指挥人准备竹篓,正准备带人到高地上去摘兰花。众人见萧颂进来,立刻噤声。
纵然萧颂平素的脸色也没看好到哪里去,但冉颜分明能察觉到他的不同。
“怎么了?”冉颜迎上去,轻声问道。
萧颂眸子闪过一丝诧异,他自觉得并未表露出一丝怒气啊?居然就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