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部分(第3/4 页)
的一次好机会。茶叶推广开了,那么其他方面也可以入手开始进行调研合作了。
茶农,仅仅是一部分。浙省还有着大量的民众。且浙省也是在种植水稻的,自古以来便有着渔米之乡的美誉。他不仅仅是全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同时还是著名的丝绸之府,重要的黄麻、桑蚕产区。在这样有着良好农业基础的省份发展,也让梁三平有了一丝争雄之心。
他想要看看,自己是不是能够在浙省将自己的想法实现起来。安天民首先要做的,就是将已经在宝亭形成规模的稻田鳖养殖,带到浙省来。
同时,组织调研对包括丝绸、黄麻、桑蚕……等等产业,进行一次全面的摸底。这次茶叶展示会的成功,相信也会让浙省更加的重视梁三平。
肌肉梁三平能够将浙省的农业带起来,浙省自然不会拒绝这种机会。尤其是能够带动当地就业,浙省就更为欢迎了。事实上,浙省的干部们已经开始摩拳擦掌的准备招商引资了。
此时国内风云变幻,姓资还是姓社的争论渐渐的烟消云散。人们开始发现,似乎从前那个政治挂帅的年代不再了。主流已经变成了经济挂帅。
是以,更多的人们开始考虑如何在这个经济挂帅的年代里面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对于官员们来说,这个方面自然是升职。要升职出政绩。
梁三平也知道,中国从此时开始逐步的踏入“唯gdp”论时代。此后的数十年发展里,国家皆是以gdp论英雄。地方发展不起来,一切都是空谈。
“现在我们发展的时机已经到了,除去江口、羊城之外。我们还应该准备向魔都进发。那里会很快的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大都会,在那里站稳了脚跟对于我们来说有着很大的好处。”
却见梁三平笑着对利佳成道:“这么长的准备时间,我相信您已经在食品安全的把关方面做好准备了。那么,便让我们开始进行吧!”
第三百一十六章比尔来,有因果
随着茶艺展示会在美国兴起的风潮,华盛顿的数家大超市内开始摆放了一个茶叶专柜。上面赫然用中英文写着“龙井”二字。眼尖的顾客,便看到了这些茶叶。
尽管没有通过任何的宣传手段,但仅仅是五十吨的茶叶在茶艺展示会的数日之内便销售一空。无论是美方还是梁三平,都极为惊讶美国人的这种热情。
五十吨茶叶,这可不是个小数目。但却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面,销售告竭。不得不承认,梁三平的各种宣传手段对于茶叶的畅销起到了极其积极的影响。
“哈哈哈……梁三平先生,久仰大名啊!您的销售手法,实在让我钦佩。即使是成名多年的营销大师,或许在这方面也差了您不止一筹啊!”
比尔。伏特笑呵呵的对着梁三平道,而后者则是谦虚的说这不过是巧合而已。梁三平的谦虚倒不是虚伪,他自己清楚这些手段其实都是学自后世。
如果没有那些见闻和学习,自己也没有办法发挥出这般本事。但这在比尔。伏特看来就很特别了,和现在美国提倡和习惯的张扬相比比尔。伏特更喜欢东方式的内敛。
在比尔。伏特看来,这种内敛的本事,比之张扬更为有力。一直以来,比尔。伏特都对东方文化有着特殊的喜好。在他看来,东方文化中有着一种特殊的神秘魅力。
伏特和中国的历史关系可以追溯到1913年,当时伏特将大约250辆t型车销到中国。在1924年的时候国父逸仙先生致函亨利。伏特,希望他来帮助建立中国的汽车工业。
亨利当时也答应了这个请求,但直到四年后才筹备成行。1928年伏特公司在魔都设立了一个销售和服务分支机构,该机构的业务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才终止。
这之后,中国大地陷入了一片战火。新中国成立之后。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虽然伏特想要联系上中国,但却没有太多的机会。
这种情况持续到了1978年6月,当时亨利。伏特二世和其他伏特主管终于找到了机会拜见了当时的南巡公,这是第一家美国汽车制造商在中国开拓业务。
在一次有记录的会谈中,亨利。伏特二世提到伏特汽车公司“非常有兴趣加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进程”。从此,伏特与中国汽车工业的合作有了长足的发展。1978年。伏特汽车设立了中国事务办公室。
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伏特一开始并没有在华有太多的业务发展。而梁三平的这次到来,让他们嗅到了一个机会。事实上,在比尔。伏特的建议之下整个公司正在筹备进入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