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部分(第1/4 页)
众人看向她面露不解:“我们之前都以为能考上清华北大的都是农村出来的寒门学子,要么就是各个城市里的学霸。你比如我们学校,保送上来的全国就将近两百个。”
能够保送上清华北大的,按照惯例不外乎五种情况。第一种是省级优秀学生,这个能够评定上十分的困难。第二种就是奥林匹克竞赛国家集训队的成员。第三种是部分外国语中学推荐。第四种是烈士子女,还有最后一种是退役运动员。
就这些人里面,以奥林匹克竞国家集训队为主。这样的高手, 每个省最多也就是七八个,个别的省份一个都没有。剩下的人都是各个省份的牛人,而且绝大多数都不是死读书的牛人。
“我们班的同学大多数都是重点校重点班的,真的是请全省之力来培养的。我们学校也就是省里面重点学校而已,竞争压力已经很大了。我这还是因为从小参加过很多比赛,上过几次电视,有光环加持有学校推荐。学校里最资深的老师给我吃小灶,这才勉勉强强考上了北大。”
据她所说,真正的从重点学校出来的人,他们所承受的压力比自己要重的多。
“那些个重点班从高一开始就已经定下来了,每个月都月考,纵向的跟自己比横向的跟全市比。班级里的学生被分成了四个梯度,第一层是要出国申请名校的,比如常青藤那些名校的。要交sat成绩,托福成绩,要所在高中的推荐信,要参加交换生活动,要自己申请文章。就说这个出国做交换生,但这一项有几个学校有这个能力?第二梯度的是能够上清华北大的,这样的人也是从最开始就重点培养。纯靠成绩考出来的,那也是家里条件不差,怎么补课都不吃力的家庭吧。第三梯度的是c9联校里除了清华北大的那七个,最后才是211跟985这样的学校。”
众人沉默,乔珊后知后觉道:“哦,怪不得啊。高二文理科分完之后的第一个期末考试,那么多b班的学生要把我们几个给踢出去。有时候我还想,我们在a班当凤尾也不影响你在b班当鸡头啊。”
姚懿悦也恍然:“你这么一说,我也发现了。当初咱们班真是享受到了很多别的班享受不到的资源。就说这个老师吧,咱们班的师资力量确实是最好的。就我这个不务正业的,居然还能考上这么好的学校。”
王亚泽沉默了半天,幽幽道:“我听说有的家长宁可花十万,也想把自己家的孩子送到重点班。着想想,也不是不可能吧!”
姚懿悦有些后怕:“我跟乔珊这种成绩忽上忽下的,也亏了我们班主任没把我们两个踢出去。”
唐舞苦笑:“那是因为你们本身成绩就有些浮动,还有就是别的班的那几个尖子也不能轻易去你们班。他们的老师还指望着用这几个出成绩拿奖金评职称呢。都给了你们班,三年白干了。”
说来说去,还是因为一中的档次不够。如果真的是叱咤全国的那种名校,动辄择校费十几万。那真的就没有这么幸运了,稀里糊涂的就考上了一所好大学。
“你们就说吧,经过这样淬炼之后的人。怎么能是死读书又平庸的呢?而且我以为别人也会跟我一样,除了学校什么都不会。结果发现,人家不仅学习好吹拉弹唱十八般武艺没有不会的。我有一个室友,高中之前就去过十几个国家了。刚刚大一就准备出国读研究生的各种准备了。”说了半天,唐舞的神情暗淡下来。完全没有了从前的朝气,更没有十一国庆节那段时间的炫耀得意。
“要我说,你就是提前进入更年期了。你说的这些,无非就是有些人命好投胎有技术。爹妈有点本事自己也争气,问题是这个世界早就不只有罗马城一个了。”宋若白不以为然:“我们学校能人一大票呢,大家到都是惺惺相惜互不服气,没有你们那么多的鬼心思。”
“什么意思啊,他说什么呢?怎么感觉不会说人话了呢?”乔珊挠了挠头,靠在王亚泽肩头轻声问道。
“条条大路通罗马,有的人命好就住在罗马城。所以他的起点往往就是别人羡慕的终点或者说更靠近终点。但现在罗马城已经不足以成为世人的梦想了。”姚懿悦轻笑着解释。
乔珊翻了个白眼挥手道:“烦死了,这有什么的呀。我不觉得有什么压力么,唐舞,你就是想的太多了。”
郑小雨看着宋若白若有所思,喃喃的说道:“你们学校男的多吧?”
宋若白点点头:“是不少,工大么肯定男的多。”说到这里忽然想到了什么似的,对王亚泽道:“我同桌去了大连海事大学,你猜他学的是什么专业?”
王亚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