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页)
这一地区采取此类的行动不会成功,并且入侵的军队总是会被赶出去。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二次台海危机(1)
到1958年,离第一次台海危机已经有四年的时间了。此时的中美关系仍然处于僵局状态。在第一次台海危机期间,中美外交关系从大使级降到了代办级。两国原定在日内瓦举行的会谈也被暂时搁置。在此期间,艾森豪威尔政府不断增加对国民党的财政和军事援助。军事援助包括提供先进的空对空导弹,例如能够发射核弹的8英寸榴弹炮,同时在台湾部署了地对地“斗牛式”导弹——这种导弹能够携带核弹头,射程达到600英里。蒋介石逐渐把金门当作进攻中国大陆的基地。
艾森豪威尔政府的对华态度沿袭了杜鲁门的政策,仍然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对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并对中国实施贸易禁运。自1955年以来,中国领导人对台湾和美国的对抗态度有所缓和。他们认为,美国人并不想真正改善对华关系,只是利用日内瓦会议来争取时间,以便实施“*”政策,把台湾从中国分离出去。①②
中国与莫斯科的关系也陷入僵局。苏联对美国的“缓和”政策显然损害了中国的地缘政治利益,特别是中美关系。当时在战争与和平、核武器时代美国帝国主义的本质和发展中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等问题上,中苏两国都存在分歧。所以,中国希望在社会主义阵营中扮演更为重要和独立的角色。③
1958年7月底,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访华。他此次秘密来访的目的是与中国谈判,以便在中国建立长波电台和创建中苏联合舰队。这支联合舰队的基地位于中国,但却要听从苏联的指挥。毛泽东与赫鲁晓夫的高峰会晤变成了激烈的争论。毛泽东认为苏联的建议侵犯了中国主权,是一项意图控制中国的计划。在经过西方列强几个世纪的欺辱之后,毛泽东和其他*领导人绝不会再次允许中国遭受外国——包括苏联在内——的控制。带着对中国的不满,赫鲁晓夫气急败坏地离开了北京,甚至还没有与中国领导人讨论沿海岛屿的问题。①
在1958年8月17日的北戴河会议上,中国领导人决定再次炮击金门和马祖,封锁它们的供给线。中国作出这样的决定,是为了打破中美关系的僵局,回击美国在台湾的谋划,惩罚蒋介石的军事集结,回应赫鲁晓夫对美国的“缓和”政策。
根据中国方面的资料,通过炮击金门和马祖,毛泽东还想给中东地区的人民提供国际支持。1958年的伊拉克革命在西方列强中间造成了巨大的混乱。美国向黎巴嫩派遣舰队,积极干涉中东地区事务,炫耀美国的军事实力。毛泽东认为,炮击沿海岛屿将会分散美国对中东地区的注意力。
中国对金门和马祖采取了新的战略,美国的反应可想而知。美国海军司令声称,正像美军在黎巴嫩所做的那样,他们已经作好了与台湾会师的准备。而这也必然会激怒中国。②艾森豪威尔总统已经作好军事准备,命令一支庞大的海军部队进驻台湾海峡。在几天之内,美国集结了世界上最强大的攻击部队,美国第六舰队也开始从黎巴嫩移师亚洲。正如毛泽东所预见的那样,此举确实缓解了中东地区的军事压力。总之,6艘航空母舰已经在中国沿海集结完毕,国民党还从美国那里得到了“响尾蛇”空对空导弹等特殊武器。6艘航空母舰包含了近100架能够发射核武器的战斗机、3艘重型巡洋舰和40艘驱逐舰。有人估计,这次部署花费了美国纳税人10亿多美元的资金。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巨大的开支。①
第二次台海危机(2)
艾森豪威尔总统和国务卿杜勒斯都肯定了美国防卫台湾的承诺,认为这些岛屿此时对保卫台湾来说更为重要。这引起了伦敦和日本的高度关切。杜勒斯在给英国首相哈罗德?麦克米伦的一封信中为美国的立场进行辩护。他解释说,如果这些岛屿失守,“很有可能会促使成立一个最终赞同与*实现统一的政府;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那将严重削弱*屏障,包括日本、大韩民国、*、菲律宾共和国、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亚、柬埔寨、老挝和缅甸等亚洲其他国家的政府都将处于共产党的影响下;拥有巨大工业潜力的日本也会被纳入中苏的势力范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就会从战略上被孤立起来”。①这就是美国所谓“多米诺理论”的逻辑与基础,它造成美国在10年后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沼。
与国务卿杜勒斯的观点相一致,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制定了用核武器打击上海、广州和南京等中国中心大城市的计划。①美国海军舰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