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3/4 页)
觉会好很多。
最后就是去服装城,给自己掏了两套便宜的衣服,鞋子、皮带、袜子什么的加起来也就三四百块钱,之后专门打车去了一趟丽都,这可是延平镇衣服卖的最贵的地方。
刚进大厅,就有漂亮的迎宾小姐迎了上来,语气虽然非常热情,脸上的笑意却一点真诚的意思都没有,无论什么地方,有人的地方就有眼识人和眼光这么一说,有些人眼光高,一般的杂皮入不了他的法眼,有些人眼光低,大街上走着瞅谁都像大款。
而有些人是没眼光,管你什么身份背景,一切只靠衣着打扮来判断,眼前这位漂亮的迎宾小姐典型的就属于这类。
余生一直拽在手里的速卡她没有看见,对于他背在身后的名牌笔记本还是视而不见,唯独看到了那双掉了层皮的皮鞋,还有那身洗的掉色的衬衣。
余生将这些看在眼里,也只是会心一笑,他还没有无聊到为这事去找人家难堪,人嘛!七情六欲总是有的,脑袋决定位置,她要是真能换个角度看待问题,也不至于沦落到替人看门的地步。
径直找了一家全国连锁的旗袍店,余生也学人家豪了一把,认为不错的几个款式挨个打包了一件,一转眼四五千块没了踪影,不过他心里一点没觉得贵,只要是给亲人买东西再贵都是值得的。
一开始服务员只是应付式的一问一答,小姑娘还算敬业,余生问到的每一个问题回答的都很仔细,脸上挂着的笑容还算自然,也没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只是没有报太大的期望而已。
她们都是靠提成吃饭的,每天那么多客人来逛,哪些是来买的,哪些是来看的一般一眼就看的出来,按照小姑娘的经验,眼前看起来比自己还小的男孩,就是那种没有购买能力到这里来过过眼瘾的。
直到余生让她把挑出来的几件旗袍都包起来时,她反而有点犹豫了。
“全包起来?”她用这种方式提醒对方,真要是包起来了再说不要就有些丢面了。
“恩,包起来吧!”余生明白小姑娘的意思,并没有在意。
于是很有意思的一幕出现了,女孩子总觉得他跟自己弟弟差不多大,想着让对方赶紧见好就收,再闹下去就不好收场了,余生却想着这小姑娘人挺不错,就当照顾一下对方生意了,多买几件回去正好给王姨用来换洗。
那么,到底谁比谁大?
总之直到余生拎着大包小包从店里走出去,小姑娘还没有回过神来,一双眼睛死死盯着收银台上的刷卡凭条,脑子里乱糟糟的一团浆糊。
“艳子,那小弟弟不会是想泡你吧,真舍得,一口气刷了几千。”
直到闺蜜拿她开起玩笑来,才算彻底回过神来,一把掐住闺蜜腰间的赘肉,笑着说道:“团子,你能不能想点正经的,人家才多大,你以为都像你这么早熟?”
话虽然这么说,可是刚才男孩子给她留下的映像太深刻了,根本不像一个十七八岁孩子的眼神,反而有一股深不可测让人捉摸不透的感觉。
“再叫一句团子试试,想绝交是吧?”两人很快扭打到一块。
回到家里的时候,王姨还在睡着,余生把新买的衣服挂进衣柜里,到厨房用小火熬了一锅小米粥,亲自拍了两条黄瓜,在上面撒了些黑芝麻,这样可以帮助王姨醒酒。
将拍黄瓜用碟子罩住,米粥继续通着电,把电饭煲调成保温模式,然后在桌子上留了纸条,告诉王姨自己已经吃过,晚上准备动手将樊楼菜谱的事情敲定,所以就不下楼来了,有什么事情的话明天再说。
上了楼,启动电脑,强忍着心底的好奇,硬是没有去点kk音乐的界面,今晚对余生来说注定无眠,他必须连夜将菜谱整理出来,不说几百上千,起码一百道热菜起步,然后还有蒸菜和凉菜,这么一算,熬个通宵也不一定能够完成。
新建文档,第一步就是给菜谱取个名字。
这时候,李白《将进酒》里的一句诗给他带来了灵感,原句是:“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余生打算独取一个“馔”字,美食的意思。
《珍馔》,他对这个名字非常满意,整个菜谱大概的格局之前都已经想好,把菜谱做成一本复古的线装书,只配文字介绍,取消时下流行的图文介绍方式,这样更好贴合了樊楼的装修风格。
想好了名字,接下来就是给菜品分类,一般店里的菜谱分为热菜、凉菜、时蔬、煨汤和主食,这样一来大家基本上都是大同小异的菜品区分,游客看了也不会太感兴趣,也不能勾起他们的食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