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第2/4 页)
可是,这些话,各个人的理解还是有不同的。
这不,到了抗协这里,就出问题了。
抗协作为群众性的抗日团体,它到底该认谁为老大?
本来,这些人从四面八方聚到一起,就是为了抗日,当地党组织应该毫不犹豫地欢迎他们,接纳他们,可是,因为山东分局部分领导同志对于抗日统一战线的政策、**的领导地位认识不清,方向不明,不敢理直气壮地对这些人进行领导,在统一战线的领导权的问题上不断退步,总觉得,国民党是大党,不该过分出风头,抢地位,所以,虽然最终协会招募了三千多人的队伍,成立了两个旅,但是,不幸的是,这些队伍却被闻讯而来的国民党特务组织和军队所利用拉拢,准备拉起**的旗帜,整个队伍人心惶惶。
带头闯进来的夏旅长夏正清,正是抗敌协会的副会长、一旅旅长。
他看着队伍人心不稳,焦虑万分,几次向山东分局反映了问题,说明了潜在的各种危机,可惜并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有些人听了不以为然,反而觉得这支队伍来源不纯,不是百分之百的布尔什维克。。
这不,他和一些有正义感的团营长,实在忍不住了,听说中央首长来了,他们从很远的地方赶来。
他们要把自己对时局的看法、对这支队伍的担忧、对少数**山东领导人的看法,不加掩饰地说出来。
002越听越震惊,越听眉头皱得越紧。
这次山东之行,走了不少地方,找了不少人,收集了不少意见,今晚又听了党外进步人士如此掏心的话。
他知道,该是自己果断出手、行使中央授予的权力的时候了!
这一出手,石破天惊!
这一出手,摧枯拉朽!
谢谢各位好友阅读、推荐、收藏,江湖恭祝兄弟姐妹们周末愉快,幸福平安!!!()
第六十八章党政军一元化
第六十八章党政军一元化
002,手持尚方宝剑。
临危受命,对山东问题具有生杀裁决大权。
专门为解决山东问题而来。
带着毛伟人的重托,带着延安太多的期望,通过那么长时间的调研、走访、座谈,山东问题的症结越来看得清楚了。
山东抗战,延安总是觉得不给力的原因找出来了。
山东内耗的实质,他慢慢看出来了。
该出手就出手!
那是秋高气爽的一个好天气,,那是一个改变山东面貌的日子,山东分局召开了一次高级干部会议。
这是抗战以来**山东党政军召开的人数最多、规格最高、内容最为重要的一次会议。
分局处长、纵队和115师团级以上干部、抗日根据地区县以上干部全体参加,合计五百多人。
会议由分局班子集体主持。
002坐在主席台的中间位置。
第一天开始,分局、纵队、115师领导分别作交流发言,回顾抗战纪念的经验教训。
在002的多次谈话下,大家都基本能实事求是,不但讲了成绩,还讲了不足。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会议第一天的主要基调。
第二天,002作主题发言。
每一句话都直指问题实质。
每一个章节都经过反复斟酌。
他用相当长的篇幅,高屋建瓴地引导大家对山东抗日根据地进行冷静客观的总结回顾,一起谋划未来山东方向。
在这篇目前保存在革命博物馆的主题报告中,他首先肯定了山东地区坚持敌后抗战所取得的成绩的基础上,但有大量的篇幅,指出了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江湖细细查查资料,主要意思包括这几个方面:
一是贯彻中央决策不力,未能完成**中央“在山东争取优势”的任务。
115师作为全军重点部队开进山东,说明中央对山东的抗日给予了多大的决心和希望,但是,目前这里的抗日形势却落到了全国的后面,这一切不能怪群众,只能怪领导班子缺乏开拓意识,进取意识。
二是对建立根据地的重大意义认识不够,根据地还不巩固,有些地方敌人一来,根据地就没了,或者退缩了,这反映了有些领导同志缺乏寸土必争的斗争精神和敢于碰硬的斗争艺术;
三是减租减息的开展不够深入,地主没搞清,农民不满意,群众基础不坚实;
四是丧失了一些建立抗日民主政权的历史先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