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3/4 页)
,而这个反对派的代表人物,现在被证明是汉奸,是叛徒,那么党内所有的反对派,持不同政见者,都可能是汉奸,叛徒。
接着,康再次推出了一篇经过最高层领导修改签字的文章,在延安的报纸和杂志公开发表,中央要求各单位组织学习,题目是《铲除日寇侦探民族公敌托洛茨基帮》。
这一下,整个乱套了。
全党全军的工作重心,立刻转移到了肃托上。
或无中生有,或似是而非,但都是从主观臆断出发,找寻“内奸”,开展内部清理。
继而被中央社会部授权,使用一切专政工具和手段,逼取“口供”,一时间,“肃托运动迅速扩大,辗转株连,造成大批同志被错捕冤杀。
一时间,闻托色变,干部人人自危。
整个运动像瘟疫一样,很快蔓延开来,经了无数血与火考验的独立支队也不例外。
山东是康的家乡,是他亲自抓的肃托样板地,山东分局对此的重视不言而喻。
支队马司令从山东分局开会回来后,立即进行了传达。
既然肃托,就是清除打入内部的不坚定分子,就是扫除汉奸,肃托的工作理所当然由社会部负责,但纵队会议明确,很快会专门派来一个特派员指导工作。
支队党委会议上,参加会议的人员都认为,独立支队久经考验,官兵素质没问题,既然上级要肃托,就应付一下,如果能抓出几个汉奸叛徒,那是最好,如果没有,那也不能硬性开展。
后来的事实表明,这只是包括马司令员在内的大家的美好愿望。
很快到任的肃反特派员,叫高明,看那这名字,以为很高大,其实个子很矮,也就一米六出头一点,戴副眼镜,梳着一个分头,仪表看上去整整齐齐的,据说在苏联求学过,这次还专门去延安的中央社会部参加了肃反培训。
他与乔向文一见面就十分客气,连声说是自己学习来了,作为纵队有名的战斗英雄,自己一定配合乔部长一起把这项工作做好。
镜片背后,小眼睛滴溜溜转,显示出了一颗不安分的心。
乔向文并没有多想,对他还是非常热情,专门安排了部门的小严担任高明的临时勤务员,负责他的人身安全和吃喝拉撒。
只是没想到,这个特派员绝不简单。
第一天,他由小严带着,在支队驻地、各团营机关转了一圈,算是看看地形,了解情况。
没想到第二天,在与社会部全体人员的首次碰头会上,就发生了一场不愉快。
*翔实的史料,精彩的故事,到位的刻画,真切的情感,这是江湖对这部,也是对自己文字的要求,希望大家能用收藏和票票奖励江湖的这份认真,呵呵,谢了*()
第三十四章左玉被抓
第三十四章左玉被抓
第一件见面会,怎么就会发生冲突呢?
导火线,是他对基层官兵的看法。
开开初简单的寒暄之后,高明并不客气,直奔他的主题:
“同志们,这次肃托意义重大,延安已经下了决心,用很长一段时间,清理党内奸细,纯洁党的队伍,统一党的步伐,只有这样,才能把我们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纯粹的革命的布尔什维克手里。各个地方的调研表明,很多人尤其是一些文化不高、思想觉悟与普通农民没有任何区别的人,当初参加革命队伍,动机并不纯洁,我们需要用一场声势浩大的运动来洗刷他们的灵魂,把他们那些肮脏的、见不得阳光的东西清理掉,肃托就是一面镜子,照出他们的丑陋,肃托就是一场洪水,要把他们的思想余孽冲刷掉,对于隐藏在革命内部的汉奸,机会主义者,我们要睁大眼睛,一个一个找出来,批斗他们,改造他们,如果还是不改悔,就要考虑从**上消灭他们,以避免给革命带来更大的损失!”
乔向文一听这话,心里一噔,这高特派员来者不善啊,别看人长得温文尔雅,但说起话来怎么有一股杀气。
但他只是听着,不置可否,也没有接话。
社会部的人可就坐不住了,这些人长期出神入死,哪里容得下这等蔑视自己同志的言论,管他是特派员,还是哪儿来的书生。
心直口快的吴琴,第一个举起了手,
“特派员同志,我可以请教一个问题吗?”
高明一愣,“请说。”
“听高特派员的意思,独立支队有不少托派啊,因为目前我们部队不识字的战士占百分之九十,干部里面占了百分之四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