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部分(第1/4 页)
不禁潸然泪下。
…………
林风的行程安排很紧,随后并没有在市里过多停留。
他还要继续下乡,去林卫东,也是他自己真正的老家,看望奶奶。
林风的爷爷也已经去世了,巧合的是,爷爷和姥爷都是林风高考那年,同一年先后走的。
林卫东的老家在天水下面的麦积东部社棠镇三岔乡王家村。
听名字就知道是多么偏僻的小山村了。
听说林风要下乡,无论如何市政府也要派一辆警车跟随,林风也懒得再交涉,跟就跟吧。
从天水开车,沿着颠簸的山路绕来绕去,整整走了3个多小时,才来到了王家村外。
这里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很少会有车辆来到,看到林风一行的车队,正在村口堆积谷物的草场上玩耍的孩子们,乌泱泱跑过来一片。
紧跟着从村口走出一群人来,原来包括麦积的区领导、社棠镇长、乡长一堆人都已经得到消息,赶到王家村等候。
林风对此也是无奈,之前哪会知道自己回一趟老家,居然会让当地政府有这么大的反应?
他还是小看了地方政府对他这个新鲜出炉的亿万富豪的重视程度。
既然叫王家村,村里的村民自然大多姓王。
林家在王家村也不是老户,据说当年林风爷爷兄弟三人,在三几年的时候,为了逃避战乱,从南方一路逃到这里,看这里偏僻安宁,这才落户在此。
如今快70年过去了,三兄弟各自繁衍下来,都有一大堆子女,除了外出和远嫁的,如今留在村里的林姓亲戚,也有十几户人家了。
林风没有急着进村,他走了两步,望向村外瓜地不远处的渭河,河对岸高耸起的路堤,就是一条铁路。
其实王家村的交通并没有看起来那么恶劣,如果村口的河边能有座桥,过了桥不远处就是火车站,虽然是支线铁路,但无论是向西去天水,还是向东南去宝鸡,都非常便利。
林风记得小时候,曾经有过一座木头搭建的简陋的便桥,后来听说是渭河发大水,给冲没了。
村里穷,没有修桥的钱,后来想了个办法,利用地势的高低差,在河两岸各树了一根石头柱子,连上铁索。
每当有人走铁路来村子,下了火车后,村里人去接,都是拿着滑轮和绳索挂在身上,拉着铁索过河,然后接到人后,把滑轮绳索绑好,一路滑过河去。
林风小时候回来家,就被叔叔们这样接过几次。
小时候林风还觉得刺激好玩,长大回想,才发现这样有多危险……。
毕竟不是游乐场里那种经过严格测试和材料的设施。
就那么两根石头柱子,随手绑的绳子和铁索,万一失足落入渭河,一个浪头就被卷没了……。
过了几年后,林风再回老家,就再没见过村民滑索过河,听说就是有人落水身亡,乡政府禁止了。
只是这样一来,王家村对外交通,就只有山路了。
有车还好,没车的话骑自行车,村里人要走几个小时,才能到附近的镇上。
在林风记忆中,似乎穿越前,这里始终没有修一座桥……。
这事儿有这么难吗?
林风随口问来到他身旁的那个自称姓王的麦积的区长:“王区长,如果要在这儿修座桥,大概费用是多少?”
好嘛,他忽然来这么一问,这位区长也不知道,忙回头看跟在身后的镇长,有点肥头大耳的镇长又一脸茫然的去看乡长……。
最后还是王家村的老村长出来解围:“我们曾经请人帮忙算过,这条河枯水期的时候大约20米,汛期宽度超过50米,如果要建一座长80米,宽3米的水泥桥的话,至少需要6、70万。乡里、镇里都拿不出这么多钱来……。”
似乎忽然间才想到眼前这个林家的娃儿听乡上、镇上这些领导说,是大富翁。眼中顿时冒出了亮光,嗫嚅着想说什么。
他多希望能修一座桥啊,村里的人每次出去就可以少走几十里的山路了。
林风转头看着林卫东:“爸,咱们帮村里修个桥吧!”
林卫东也是经历过当年滑索过河的,点点头,欣慰的看着儿子,说道:“嗯,应该!现在咱们家赚了些钱,也该造福乡里了。“
林卫东和老村长认识,笑道:“王叔,您别急啊,这个桥我来帮咱们村里修!”
老村长笑的眼睛都眯成一条缝了,连连点头:“那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