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朱常洛能不能挽救明朝 > 第36章 鱼龙混杂

第36章 鱼龙混杂(第1/4 页)

目录
最新历史军事小说: 被奸人所害后,我居然重生了!庄子传奇晚清第一女校长小好汉马寿开元情诗与剑榜大明第一公靖康之耻?本太子杀到金狗叫爸爸穿越之我在古代搞发明南北赤血录古代世界的特种兵风暴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精灵之夜雪饲育屋黄帝内经百姓版原始部落的美食时代抗日:铁血战魂,带出一个特种部队三国:从杀人亡命开始无敌三皇子,我狂一点怎么了斩神:我秃了,也强了!抗战:拥兵百万,你叫我师长?时势造英雄,君子当有龙蛇之变

杨涟出生于隆庆六年,他的青年时代正是东林党兴起的时候。

顾宪成、高攀龙在东林书院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吸引了一大批青年才俊,杨涟就是其中一个。

东林党是一股地域性极强的政治势力,以江浙士人为主。明朝期间,江浙士人科考占据绝对优势,渐渐有了影响朝政的力量,大举排斥浙党、齐党、楚党、秦党,开启了明朝党争的先河。

东林党大体代表了体制内言官集团的利益,特别热衷于宣讲空洞的道德,在明末这样一个风雨飘摇的年代,提不出什么救世心方略,热衷的都是立太子、正宫闱、反太监之类的问题。

一直以来,东林党的指导思想,是我很道德,强大之后,就变成了你不道德。工作方针,原先是党同伐异,强大之后,就变成了非我一类,其心必异。

这帮人道德文章或许可敬,却无法解决实际问题。

万历三十五年,杨涟考中进士,按惯例,先在礼部观政,然后授常熟知县。

在知县任上,杨涟极其勤勉,常布衣布鞋来到乡间田野,访贫问苦,劝农劝桑,他清廉无染,嫉恶如仇,颇受县民爱戴。

后升任户科给事中,又转任兵科给事中。

杨涟秉性刚直,以维护礼法为己任,屡屡上书抨击朱翊钧宠幸福王,苛待太子,以及任用矿监税监在各省搜刮钱财,言词激烈,无所顾忌。

同宗兄弟劝他不要惹祸上身,杨涟满不在乎地说道:\"读圣贤书,当行圣贤事。世道昏暗,我当如雄鸡,引吭高歌。人所惧者,不过一死。我不惧死,复有何惧。\"

每一次上疏言事,杨涟都会静坐家中,等着锦衣卫缇骑来捉拿。

朱翊钧荒疏殆政,杨涟一个小小的科道言官,上再多奏疏也不过是泥牛入海,没有一丁点回响。

杨涟的刚直敢言,为他赢得了巨大的名声,俨然成为东林党的领军人物。

东林党极端主战,主张对建州女真作毫不妥协的斗争,哪怕财政再困难,也必须一门心思打下去,谁有议和之想,谁就是秦桧。

既然要打仗,那就得花费大量的钱粮,可是东林党又反对增加田赋。

东林党就是这么拧巴,主战是一面大旗,轻徭薄赋是另一面大旗,他们却统统抓在手中,谁敢反对,就给谁扣上奸佞小人的帽子。

他们在士林中拥有巨大的影响,绑架了朝廷。

然而,朝中并非所有人都支持东林党的观点。

以毕自严、毕懋康为代表的,一些务实的官员则认为,在当前的财政枯竭的困境之下,一味主战可能会导致国家经济崩溃。

他们主张采取灵活的策略,通过外交手段缓解与建州女真的争端,同时寻求内部改革以增加国家收入。

两派观点产生了激烈的交锋。

东林党脱离实际,夸夸其谈,却偏偏占据了道德高地。

常洛刚刚露出与努尔哈赤议和的意思,反对的奏疏便雪片般飞来。

杨涟、左光斗、魏大中、周顺昌、缪昌期、袁化中、周朝瑞、顾大章、熊明遇、施天德、赵南星、高攀龙、叶向高、韩熿、黄尊素、周宗建等数十人上书言事,其势汹汹,大有排山倒海,无坚不揣之意。

这些人鱼龙混杂。

有在朝的,有在野的。

有在京师的,有在地方的。

有一心为国的正人君子,也有混水摸鱼的猥琐小人。

他们虽然手无寸铁,但手中的笔杆子比刀剑还锋利。

常洛看到这些奏疏,十分恼火,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并不是你的嗓门大人多,你就占理。

常洛将这些奏疏扔到一边,愤愤不平地说道:

“这帮书呆子,只知道空谈误国,全然不顾国家的实际情况!叫嚷着打仗的是他们,不肯增加田赋的也是他们,天底下的好事都让他们占尽了,天底下的好话都让他们占尽了,简直是岂有此理!”

他决定召见毕自严和毕懋康,听听他们的意见。

毕自严直言不讳地说:\"如今朝廷财政入不敷出,若主张一战到底,首先就要解决钱粮从何处出的难题。\"

毕懋康则说道:\"主张打的都是御吏言官,他们只需要动动嘴皮子,就赢得了好名声,只是苦了我们这些做实际事务的人。\"

常洛决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万历四十七年十一月十八日,北京城里又迎来了一场罕见的大雪,天地之间白茫

目录
宝可梦:从真新镇开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