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挽明小说续写 > 第178章 迫在眉睫

第178章 迫在眉睫(第1/2 页)

目录
最新历史军事小说: 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从霸主尼多王开始傲视群雄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三国如烟穿成猎户后我养了未来首辅戏说嬴政天子宁有种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星穹铁道:此生只为知更鸟杨建波唐朝风云传奇崩铁:是藏剑不是魔阴身情牵盛世恋歌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三国:从佃农开始横推天下!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

泰昌七年正月十二日,孙承宗、袁可立乾清门外求见,不问可知,一定是为了解除海禁的事而来的。

常洛长叹了一口气,传他们进来。

孙袁二人进来以后,果然是极力劝谏,海禁不可贸然解除。

常洛没有接茬,而是换了一个话题问道:\"孙先生,近来南北各省有没有天气异常的报告?\"

孙承宗答道:\"去年榆林、延安、平阳旱灾严重,受灾饥民逾三十万,户部发粮六十万石赈济。\"

常洛又问道:\"户部积粮几何,若南北各省同时绝收,能支应一至二年否?\"

这些年灾荒频频,战祸连连,哪一年不是寅吃卯粮,哪里就能有支应一二年的余粮?

孙承宗与袁可立对视一眼,无比诧异地说道:

\"南北各省人口不下七千万,以每人每年二石粮计,一年之内需粮十四万万石;以每人每年一石粮计,一年之内需粮七万万石。\"

\"万历十六年夏粮秋税为三千四百万石,是最高的一年,此后一直在二千五百万石至三千一百万石之间徘徊。\"

\"若要积够可支南北各省一年的粮食,即便不吃不喝也需要二十五年到三十五年的时间。\"

\"从万历二十五年至今近三十年时间里,国库几乎年年亏空,所积存粮支应九边重镇七十万边军尚且捉襟见肘,如何支应南北各省七千万人民?\"

常洛脸上冷得可以刮下三两霜来,又问道:\"宋应星在东北推广番薯、土豆进展如何?\"

孙承宗道:\"详细情形臣亦不大清楚,可传毕自严、毕懋康问一问。\"

不一会功夫,毕自严和毕懋康来了,噼噼啪啪报了一大篇账。

辽东边墙之内土地本就有限。

泰昌五年,毕自肃在辽河河套主持开荒四十余万亩。

泰昌六年,毕自肃在辽北主持开荒三十余万亩,在辽西走廊主持开荒九万亩。

生地变熟地,少则三年,多则五年,目前开垦出来的七十九万亩荒地暂时还派不上用场。

所幸宋应星去年在牡丹江、松花江一带推广种植了二百万亩地的番薯和土豆,那一带土地湿润肥沃,蕃薯和土豆长势十分喜人。

听到这里,常洛脸上才现出了一点笑意。

史载:

【崇祯元年。上海松江连续三年未见雪。全陕天赤如血,户县、周至县,三伏无雨,冬大雪,牛羊多冻死。北方大旱,赤地千里,寸草不生。江南多地大寒,池河鱼冻死,湖北仙桃捡鱼者亦冻死。】

【崇祯三年。天大寒,多地大雨雹。湖北广济,大雪雷;当阳,有虎噬人。全陕大旱,十县九饥,争食山中蓬草,腹胀如鼓。】

【崇祯四年。冬大寒,雪雹冻死人畜无算。山西十月黄河结冰。】

【崇祯五年。天大寒,南北多地大水。江苏镇江、丹阳,六月天甚寒,人多衣棉。】

【崇祯六年。北京正月雪深二丈余。江苏高淳,冬树冰成甲胄,越旬方解。江西景德镇,积雪自十月至次年正月,行路断绝,冻馁死者无算。

河南冬十月,黄河结冰坚如石。禹县,冬异雪弥旬。全陕旱蝗,耀州、澄城县一带,百姓死亡过半。】

【崇祯七年。江西、河南、云南大旱。旱灾又引起蝗灾,使得灾情无限扩大。安徽野鼠数百万自北渡江而南。山东历城、昌乐、安丘、淮坊,春雨雪;临沂、莒县九月大雪。江苏多县四月雨雹。

浙江大水,杭州正月大雪。广东从化、韶关、乐昌、仁化、大埔、五华、兴宁,正月大雪如席,房屋倒塌,道路断绝,里中耄老惊惧而死。】

【崇祯八年。北旱南水,飞蝗遍野,十二月,山西、河南黄河冰冻数百里。】

【崇祯九年。陕西大旱,山西大旱,山东大旱,赤地千里,禾苗焦枯。】

【崇祯十一年。两京、山东、山西、陕西、江苏、浙江、安徽、河南、海南,大旱、大蝗。江西、广东、广西、贵州大水。湖北、湖南大寒大冻。】

【崇祯十二年。山东、山西、河南、陕西、浙江,大旱、大蝗、大饥。八月,白水、同宫、洛南、陇西诸邑,千里雨雹,半日乃止,损伤田禾。福建、广东大水。】

【崇祯十三年。两京、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大旱、大蝗、大饥。浙江、江苏大饥。自淮而北至畿南,树皮食尽,死人弃孩,盈河塞路。】

【崇祯十四年。两京、山东、河南、山

目录
开局流放三千里归来时皇袍加身我在火影的世界里奥特老大杀手开局穿冰原狼,怎么在权游求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