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2/4 页)
,使铜镜进入富丽绚烂的时代。到唐德宗至晚唐、五代时期,主要流行鸟镜、瑞花镜、盘龙镜等。其唐镜最大特点之一是艺术样式或艺术手法的多样化,而铜镜艺术也呈现出浓郁‘盛唐气象’。”
“不过唐镜除了以上风格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唐朝铜镜背后那个纽是圆的,鼓起来的。而明朝商家都喜欢仿制唐镜,但是为了区分和利于平放,明朝铜镜后边的钮都打成了扁平状,不信你可以找些明镜来对比下,像这类铜镜都是宋明仿唐的特点。”
听顾全说完,摊主先是被对方的学识所折服,又立即找来几面明镜做比对,果不其然都和顾全说的一样,背面的钮全是平的,像被机子压过一样。
没等摊主开口,顾全又说道:“除此之外,还可以从质地和色泽上判断。汉镜一般呈银灰色,质量好的唐镜呈银白色,宋镜包括辽镜黄中发红,颜色较暗,明镜黄中发白,清镜多为黄铜色,之所以色泽不同,是因为各代在铜合金的配料上比例不同。另外,汉镜至东汉时变得较厚,唐镜厚重又显富实,到宋以后因为铜的大理稀缺,所制的铜镜大都比较单簿,重量也偏轻。你可以再掂掂这个份量,是否和真品唐镜有些差别。不过像你这面明镜并非倒模铸成,所以没有一般明镜的粗糙,做工精细让人看了很容易误认为是唐镜。”
围观众人一听,包括摊主恍然大悟,鄙夷之色纷纷变成敬佩,果然姜还是老的辣,这古玩行是越老越精,别人数十年的经验积累岂是自己能比。
曲文站在一旁,心中的震撼更不必多说,自己的小小外挂和顾全的真才实学相比根本不是一个档次,敬服之余同时也在梦想,哪一天才能有他的一半经验学识。
摊主听后连忙对顾全施拱手礼:“老人家,您可是真神,是真正的爷,今天给小的长见识了。就冲您老这番教诲,这面明镜你给个合适价拿走,小的绝不反悔。”
顾全装样想了想:“这面明镜的做工还是不错的,我老人家也很喜欢,这样吧我想多买几面摆在堂中当装饰。”说罢又挑出三面明朝时期制的铜镜,分别是一面铭文铜镜,双鱼镜和葡萄双龙镜。
“四面,一万六怎么样。”
古铜镜中以战,唐的价格最高,其次是汉,宋到金的价格又略低一些,到了明清时期则跌到最底。除此之外还要看镜的大小,但凡在五厘米以内,十五厘米以上的都比较值钱,然后就是它的工和材质,做工精细的铜镜,用料上成的铜镜价格也会相对高一些。最后是铜镜的纹饰图案,往往稀有的图案也会让铜镜的价值大增。
市面上一般的明镜价钱大多在几百到几千之间,品相好的卖到一两万就算不错了。顾全开出一万六的价,不高也不低,算是一个很合理的价。
摊主倒也是个爽快人,四面镜子一万六比他收来时多出几千,当下高兴的回答:“就按你老说的算。”
***************************************
新人不容易,诚心希望大家看完后,顺手点一点收藏,每一个收藏都是对蛮民的极大鼓励。
第二十二章 行家一出手(三)
在潘家园寻了半天,总算买到几面镜子,至于有什么目的只有顾全自己知道,不过曲文相信以他的鉴赏水平,对古玩市场的了解一定不会吃亏。
回到鲍国强家中已是正午时分,吃过午饭,鲍国强急不可待的让顾全把买到的铜镜拿了出来。
“师父,你向来不会轻易出手,这四面镜子一定有些名堂。”
顾全笑而不语,把四面铜镜摆在桌面。
鲍国强首先拿起那面海兽葡萄镜,看了一会摇了摇头:“纹饰虽然是唐代的,品相也不错,可惜是明代仿的,市价三四千差不多了,不值几个钱。”
曲文坐在一旁暗暗惊诧,这四面镜子一共花了一万六,平均每面四千,若按鲍国强所说岂不是买亏了,要不然是别的镜子另有玄机。
鲍国强接着往下看,对铭文铜镜和双鱼镜也都摇了摇头:“这两面的纹饰图案太多见,没有多少艺术性,卖个一两千也就了不起了。”
放下铭文铜镜和双鱼镜,最后拿起葡萄双龙镜,先是看了一眼,随即眉心紧收,像见到奇珍异宝般,拿过放大镜仔仔细细的端详了好久。等他放下铜镜时,发出一声长长的赞叹:“师父你果然是宝刀未老,花一万六多买三面镜子,其实是为这面打埋伏吧。”
顾全难得来一趟北京,没想到头一天上潘家园就捡到个大漏,而且这种大漏可不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