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宋战旗 > 东地中海之梦 第83章 泰尔

东地中海之梦 第83章 泰尔(第2/4 页)

目录
最新历史军事小说: 三世情爱大明:双崇祯对比,朱元璋看哭了夫君,你是监国,不是暴徒啊斩神别人觉醒禁墟,你习武之人?九千岁:从伺候娘娘开始权倾朝野!梦幻旅游者一品弃子穿越大宋,女侠全是我的!待君琢玉白话西游记:精编快穿之屌丝逆袭系统四合院之刘光天的隐忍大秦:开局得到瑶池蟠桃聊斋志异蕴哲思父皇,我真不想当太子!四合院:禽兽为我续命夭寿啦!主神大人被人死缠烂打了模拟星铁:奇迹归你,死亡归我快穿:美人宿主要爱情事业两手抓骑士君的非凡之路

四面八方的攻击之下,城内的战斗很快就演变成了屠杀。泰尔人早前曾在城墙上拷打、屠杀马其顿俘虏,把尸体扔进大海使他们无法下葬,甚至连亚历山大的使节也被他们从城墙上抛进海里,这些残酷行径以及他们的顽强抵抗都激怒了马其顿人。按照寇蒂斯和狄奥多拉斯的说法,总共有8000名泰尔人被杀,2000人被钉死或吊死在海岸的十字架上。在其余居民中,亚历山大赦免了所有在赫拉克勒斯神庙中避难的人(其中包括泰尔国王和不少高级官员),然后将其余所有30000余名居民和佣兵卖为奴隶。女人、儿童以及老人大部分早已被送到了忘恩负义的殖民地迦太基。在最后的总攻中,只有20名持盾兵阵亡,在整个围攻过程中也只有400名马其顿士兵丧命。除此以外,无疑还有3000到4000名马其顿士兵受伤。据说有一部分居民在腓尼基舰队的默许下逃离了城市,战事平静后又回到泰尔。寇蒂斯记载有15000人因此得救。

泰尔的结局虽然残酷,但不过是古代围攻的惯例而已。也许这种残酷看起来是不可原谅的,但直到三十年战争期间的马格德堡围攻也同样以相似的残暴结局收场。如果在基督教盛行了16个世纪之后,还能出现以宗教为名,在36000名男、女、儿童中屠杀30000人的悲剧,那亚历山大的所谓“残暴”恶名,便也不应承受如此之多的批评。面对乌合之众,古代军队需要这种屠杀来保持士气。哪怕是伟大如亚历山大这样的国王,即使他想要阻止屠杀,也必须三思而后行。在那个年代,如果剥夺了士兵们的这些“权利”,统帅在军队中的威望便会严重受损。而且毫无疑问的是,亚历山大在某些时候也像手下那些方阵步兵一样渴望复仇。

现在亚历山大终于得偿所愿地用军事礼节向赫拉克勒斯献祭,整个军队排成阅兵队形从神庙门前通过,攻破城墙的那架攻城锤则被当作谢礼献给了赫拉克勒斯。亚历山大的舰队也排成战斗队形接受检阅。被俘获的赫拉克勒斯圣舰,被刻上献词之后重新献给神庙。此外,亚历山大还在神庙地界上举办了运动会以示庆祝。

就这样,在一场长达7个月的围攻之后,泰尔陷落了。毫无疑问,这座城市的英勇抵抗和悲壮的命运,给世界造成的影响并不亚于伊苏斯会战。泰尔城数百年来的荣誉,最终屈服于亚历山大百折不挠的勇气、能力以及军事才华之下。

亚历山大仍然把这里当作海军基地使用,但泰尔城本身却被完全摧毁了。不过按照斯特拉堡的说法,这里后来又重新成为了繁华的城市。建造起来的堤道甚至彻底改变了海峡的潮汐,使原先的海港被淤泥填满,新城所在的海岛也因此变成了半岛,这无疑成为了大自然为这位最伟大统帅的武功所修建的纪念碑。

围攻泰尔期间,亚历山大还曾收到第二封来自大流士的信件,后者提出以1000台仑黄金的代价,换回自己的母亲、妻子以及孩子,并愿意将女儿斯塔蒂拉嫁给亚历山大,甚至同意割让幼发拉底河以西的全部土地。亚历山大将这封信读给伙伴骑兵,帕尔梅尼奥便建议亚历山大接受这些条件。

据说两人为此曾有下述的对话:“如果我是亚历山大,我就会接受它们。”

“如果我是帕尔梅尼奥,我也会接受,但我是亚历山大,所以我不会接受。”之后亚历山大便回信给大流士说,整个波斯都是属于他的,如果他想要和大流士的女儿结婚,那么他根本不需要大流士的同意,至于黄金,他也根本不需要。遭到拒绝后,大流士才也开始为接下来的对抗进行充分准备。

按照约瑟夫斯的说法,亚历山大之后便开始向耶路撒冷进军(也有人认为是在占领加沙之后),因为后者决定恪守对大流士的忠诚,拒绝为亚历山大提供补给。但当他抵达城下时,却发现大祭司们已经带领着公民等在那里迎接他了。对这些人亚历山大给予了最高的尊敬,他也被他们看作是《圣经·但以理书》中预言的那位推翻波斯国王的希腊王。他不仅对这座城市秋毫无犯,甚至还给予它每七年免除一年赋税的优待。无论约瑟夫斯记载的细节是否完全正确,亚历山大都不可能在后方留下一座像耶路撒冷这样的重镇不去加以征服。因此这些记录无疑在大体上是正确的。此后撒玛利亚的总督桑巴拉特转投亚历山大,阿克也没有进行任何抵抗便告臣服。

至此亚历山大在这匆匆的一年里。终于完成了对泰尔城的攻占。

而李宁借助他进攻泰尔城的这段时间,丰富了自己在黑海周边的部署。虽然说他还没有彻底将黑海变成自己的内湖,但它已经可以悠哉悠哉地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目录
武侠世界大穿越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