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部分(第3/4 页)
笛你情我愿,没什么可批的,绝对是马伊太丑如凤姐,所以被出轨了吧?凡婚姻破裂,马伊问题也少不了。
这特么叫什么逻辑?
你支持你家里姐妹去东*莞讨生活吗?
长这么漂亮,为什么不下海?
靠!
这夫妻俩的经纪人危机公关做得奇差无比,说想过普通人的生活。这就隐含了一个预设前提,普通人家的老公是可以在老婆孕期出轨的!
还有人喷踢爆时间的南都娱周刊,说什么不该曝光人家?
说媒体残害人家的生活,说为了销量不择手段。
南都娱乐周刊能不被收买,好不容易有节操了一次,你们还不满意?
所有指望着在娱乐圈找到爱情信仰和人生三观的朋友就像在av女优堆里找处女一样你们天真的有点儿假!
这事也给许辉一个教训,千万要谨慎!
嗯,他准备瞒一辈子…
甚至在新西兰买了一大农场蒙大拿大冷了,不适合居住。
番外十
《同桌的你》五一档上映,说实话,这部电影太模式化了,国产青春片法宝:早恋+出国,顺便还有结尾的那句:我们都败给了现实…
话说文彰在《裸婚时代》里的那句台词可真是响亮:现实打败爱情!
广泛运用于各式国产电影里。
《前任三》、《后来的我们》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现实打败爱情…
从这个角度讲,金鸡奖把最佳新人导演颁给文彰绝对是实至名归!
《同桌的你》第一稿剧本是矮大紧写的,背景是那个“冬天戴手套牵手都会脸红的时代”,更符合60年代的感觉。而且剧情设置过于残酷,结尾是男一号进监狱,女一号跳楼,男二号出家。
这样的故事当然更有味道,可惜,观众在朝着低龄化发展,年轻的观众人群越来越多。
八零后、九零后对特悲惨的故事普遍无感!
而且青春片哎,拍给八零后看的,当然要符合我们的时代感!
果断更换了导演、编剧,换成了八零后的导演…
这一点做的很对,电影项目成立的时候,首先要考虑面对的阶层,如果你想拿奖,那就往人性的路子上走,故事设置的越悲惨越好,最好主角是神经病,如果面对的是观众,那就别整那么多我们不感兴趣的东西。
王晓帅《闯入者》巨亏,他抱怨市场,抱怨院线,现实活生生把一个‘艺术家’逼成了祥林嫂…
回到《同桌的你》,首先可以肯定,《同桌的你》绝对不是一部普遍意义上的不错的电影,无论是演员的表演还是作品的逻辑、剪辑,充满了问题,但是它是很工整的结构形式!
以浮光掠影的方式把80前的过去20年笼统的讲述了一遍,同桌,初恋、打架、小虎队、铁皮玩具、画着李雷和韩梅梅的英语课本、大白兔奶糖、高考、游行、**、911、开房、堕胎、兄弟、女人、情敌、出国、分手、结婚、怀念青春…
我们的观众在影院看到这玩意就够了!
在加上《同桌的你》传唱了二十年,矮大紧压箱底的东西,票房大卖可以理解。
这部片子,辉文出资百分之六十,主控发行…
……
我时常怀疑,我们的导演为什么拍不好青春片?
很多人跟我一一样,经常为了寻找一句话去看整部电影,比如天使爱美丽中:没有你良辰美景可与何人说;
又比如开往春天的地铁里:我不知道自己怎么了,我只是在这一刻突然很想她;
再比如王家卫的很多电影,《东邪西毒》、《重庆森林》、《春光乍泄》。
前两天看到了这么一句话:某天,你无端想起一个人,她曾让你对明天有所期许,但却完全没有出现在你的明天里。
是来自《再见金华站》,豆瓣一搜,分数挺高,微电影…
再搜一搜导演,毕鑫业,出生于1990年1月18号…
啧啧,同样是姓毕的,某位磨了十二年给观众带来了一坨狗屎…
毕鑫业,代表作《一起同过窗》,《一起同过窗》我是知道的,本着对国产影视剧的深恶痛觉,一直没有勇气点开,看完《再见金华站》觉得,确实需要找个时间好好看一看了。
《再见金华站》是一个普通到极点的作品,估摸着整部作品的成本都没到一万,微电影嘛,又是毕业作品,可以理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