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部分(第2/4 页)
没过多久就自打脸了。
再等到里面出来人之时,萧安跟柳贞带去的人,脸色都十分精彩。
不管是萧安还是柳贞,虽是打了胜仗,然而都避免不了拦不住对方的逃兵。
柳贞没赶上的逃兵便宜了萧安,萧安没来得及赶上的逃兵,就只能让他们逃回一台关去报信了。
哪知道魏氏一个二十年不在边关里的人,竟然把几百敌人给包抄了一个都没放过?
那是真真一个都没便宜别的人,全自己分了,各自马上挂着人头,雄赳赳气昂昂的走在萧安柳贞等人后面,说不出的神气。
宁千户跟蔡千户互相瞄了一眼,魏氏带着的兵,马上挂着的人头还挺平均的,走在前面的一个人一个。
等三个千户齐聚在了一起,其他两个千户才知道什么叫智取,什么叫因地制宜。
魏氏运气好,选了一条好埋伏的道,是真正做到了不放过一寸土地,全都利用起来排兵布阵,将对手一个都没有放过。
跟着魏氏的许千户最开始说之时,宁千户还在想,不也跟萧安的布局一样,等后来继续听下去,才觉得魏氏是萧安的娘不是没道理的!
魏氏就这一个包围战,彻底让三个大男人都服气了。
不过服气归服气,下面如何攻克一台关,还要从长计议。
萧安倒是不担心人不够,“二木关的在后面定然会跟着派兵来,我们在这等一晚许就等到了。”
三千再加上一两千的,也有五千人了。
不过魏氏一脸嫌弃,“二木关的,你也别多指望。”
看见一台关当了逃兵那些就明白了,这一条线腐朽已久,靠不住。
萧安顺带着又把孟岭降敌之事说了,“诸位怎么看此事?”
魏氏先皱眉,“他家人还在风吼城,此事不太为真。”
宁千户道:“按理说,这事儿要是在六关,想在座的各位都不会相信,只怕是敌人的计谋。可一台关这个样子,孟岭投敌也不奇怪。”
实在是太怂了,有粮草在,竟然还没有死战,而是逃了,可见当领头的之前有多失败。
徐平举还好,战死了,可见是个烈性的。而孟岭嘛,当士兵的怕死跑了那么多,当副手的降敌完全说得过去。烈性的都跟徐平举一道葬了一台关了。
只是此事不管真假,也妨碍不了他们的下一步,也没谁蠢到说,先派个人去游说孟岭。
六人坐在一起,外面又坐成半圈的各自的百户们,总结了一下这一仗。
仗是打赢了的,然而这里面萧安他们这一方占的便宜实在是太多,就说两边的兵马,对方是先打过一仗之后跟着继续而来,乃是疲惫之师,而他们就完全是守株待兔的拦杀,就从精神上来说,也是他们三千人占了便宜。
所以这一仗并没什么值得高兴的,一台关里那些敌人定然也休息好了,再遇上就占不了这个便宜了,相反他们还容易成为疲惫之师。
所以魏氏与柳贞的意思也很清楚,跟萧安看中的那个叫张传的想法一样,不用攻打一台关,而是等敌人出了一台关来埋伏。
还可顺带等一等二木关的人,他们虽在二木关也补充了粮草,然而后续粮草跟不上,也并不敢轻举妄动。
几个千户也是这么个意思,只是埋伏在哪却是个问题。
“我等与这一台关并不相熟,不知魏娘子与柳客卿觉得在哪埋伏为好?”还是蔡千户开口问了。
知晓这一台关地形的就萧安跟魏氏,不过蔡千户跟的是魏氏,在之前的截杀里,明显更信服魏氏了。
魏氏在地上比划了一下,“若是说埋伏,没有比这三道里更好的地方了。这分了三路,道路并不宽广,对方人再多,也还得排着队进来,只要守着口子,先用箭阵,随后来多少杀多少。”
宁千户回头看了一眼后面的三道地形,“山跋族善爬山,要不从三道里面走往中间的山上爬,想包抄我们也容易。”
虽要耗费些时日,但也不是没有结果,对方有□□千人,拿一半爬山都够头疼的。
“还有一点。他们此时因兵分三路才遭遇拦截惨败而去,下一回便没那么容易再分开人马了,有极大的可能会选择一条道过,到时候我们若兵分三路,就怕是守着口子设伏,也拼不过他们人多。”许千户跟着道。
一千比七□□千,武力悬殊太大,所以一力降十会,这时候要走巧也未必能行。
两个千户说的都十分有道理,魏氏也知道行军打仗冒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