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部分(第3/4 页)
的太熟,太熟就容易烂,这样就不成型了。
像这种煮还有一点点硬度的就刚刚好,张沁儿拿筷子将红薯捡出来晾着,开始挨个切成条状放在干净的簸箕上,等簸箕装满了,这才拿出去放在院子里的架子上晒着,今天的天气十分的炎热,只需要一天时间的暴晒,红薯干就做成一大半了,虽然不会晒的十分的干燥,但是那种略带松软的口感也十分的好吃。
而锅底的红薯则有些烂了,张沁儿小心的拿出来,放在大些的陶器中,拿筷子捣烂,加入橘皮拌合着,最后用擀面杖摊平,放入另外的簸箕中,依旧拿到院子里晒干。
等这些都做完了,郑成凯手头上的活才刚刚做好,郑成凯揉了揉发酸的手腕,哀怨的瞪了张沁儿一眼,说:“接下来做什么?”
“你就看着吧!”张沁儿拿来一块白色的纱布,将刮碎的红薯带浆液都一起装进去,打了个结封口,再用绳索挂在房梁上,下面用桶子接着滴落下来的浆液。
张沁儿拍拍手,说:“好了,剩下的就等着时间的发挥吧!”
☆、121。第121章 :遇蛇
过了一个时辰之后,桶子里的浆液越来越多,在桶底沉淀了白色的浆液,而上面则是一层清水。
杨氏走了过来,也对张沁儿捣鼓出来的感到好奇,只是她心中尤其心疼那些磨碎的红薯,便问着:“这些渣渣怎么办呢?就这样浪费了吗?”
“只能用来喂鸡了,这些红薯没有浆液,口感不会很好吃。”张沁儿说着,心中也明白杨氏的心疼,毕竟这些红薯可好几十斤呢。
杨氏果然微微的叹息,不过想到喂鸡倒也释然了,就说:“也好,最近鸡下蛋,多给鸡吃一点也好。”
张沁儿将桶子里的清水倒出来,然后用铲子将白色沉淀浆液铲出来,放在簸箕上晒着,杨氏看着她的动作,只觉得奇怪,往日里可没有瞧见人这么弄过。
“这些东西晒干用来做什么?”杨氏问着。
“晒干磨碎,可以用来炒菜,也可以用来煮成糊糊吃,很方便可口的。”张沁儿笑着说,又将架子上晒着的红薯翻了一个边,今天的太阳真是烈,这么一会儿,红薯已经失去部分水分了,看上去还挺不错的。
“倒没有听说过这样的做法。”杨氏嘀咕着,然后帮着张沁儿一起准备了午饭,乡下菜少,有的也不过是最常见的时令蔬菜,唯一算的上荤菜的就是鸡蛋炒辣椒了。
郑成凯看着桌子上这么些菜,似笑非笑的说:“这就是你隆重招待啊?”
张沁儿撇了撇嘴,倒是杨氏很不好意思的说:“乡下太寒酸了,真是怠慢郑小少爷了。”
“对于别人,这些菜太普通了,对于你这些菜倒是很合适的。”张沁儿扯了扯杨氏的袖子,说:“娘,你别这样,他来了乡下,自然知道乡下会吃些什么。”
郑成凯知道张沁儿是不愿意杨氏总在自己面前显得低人一等,总是处处照顾什么的,自己其实也并不喜欢杨氏这般,于是顺着张沁儿的口风说:“就是,婶子你就别总是这样了,我不过是和沁儿开个玩笑,大鱼大肉吃了,偶尔吃点小菜什么的,其实也挺不错的,这手艺是沁儿的吧?啧啧,人长的还没有灶台高,手艺倒不错。”
说着很给力的开始夹菜吃饭,也一面对杨氏说:“婶子你也吃啊!”
张沁儿无语的看着这人,给杨氏一个眼神,便一起吃饭起来,夏天天气热,大家倒没有太多的胃口,不多时就吃的差不多饱了。
杨氏开始收拾碗筷,张沁儿就邀请郑成凯一块儿去山里转转:“反正下午无事,不如我们去山里转转吧,没准你还能够找到你的小狐狸呢。”
郑成凯也觉得呆在房间里无趣的很,出门又晒人的很,于是欣然答应,起身朝后面马厩牵马去。
张沁儿也到杂物间将出门的背篓和小锄头以及小匕首带在身上,和杨氏说了一声,就上了郑成凯的马,一路朝林子里走去,这次去的是猪头岭,往日里她常去的是桃花岭,猪头岭倒是很少去。
进了山,很快就看到一大片的乌桕树林,张沁儿指着乌桕树林问着:“你知道那是什么吗?”
郑成凯扫了一眼,没有认出来,只说:“那有什么稀奇的,不就是树林子吗?”
张沁儿得意的说:“这你就不懂了吧,这是乌桕树,你别看着它简简单单的,其实有大用处呢,乌桕以根皮、树皮、叶入药,根皮及树皮四季可采,切片晒干;叶子呢一般是用新鲜的,它可以杀虫,解毒,利尿,通便,还可以用于血吸虫病,肝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