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3/4 页)
,只是鳝鱼和泥鳅太多了,密密麻麻的缠绕在一起,看得人纠结不已。
张贞娘却有些担心,讷讷的说:“这么做,娘会骂我们的。”
是的,家里就一个桶子,还要提水做饭呢,现在放着这么多泥鳅鳝鱼的,不但脏,还腥的很,要是连氏回来,铁定会骂!
“那怎么办?”永安一想到连氏的骂,就打起颤抖来。
“让我想想。”张沁儿眼珠子转溜着,不断的想着法子,忽然她眼睛亮了亮,说:“有了!”
“什么办法?”永安忙追问。
张沁儿说:“我看这些泥鳅和鳝鱼倒不入其他人的眼,我们将这些泥鳅和鳝鱼放在笼子里,然后放在河里。”
“这样也行!”杨氏是个勤劳的,这两日在家里除了忙活着家务,还砍了不少竹子编竹篮竹筐来,细密一些的笼子也编了一个。
几个人找了那笼子来,又拿着藤蔓做成的绳子,提着那水桶再度往河边走去,因为这是要将水桶里面的‘证据’洗干净!
找了一处水多的地方,将笼子放进去,用绳子绑住固定好,再用一块石头压在绳子上,这样就差不多了。
又洗干净水桶,到上游水干净的地方提了一桶水。
她们的水刚提回去,就遇到干活回来的连氏和谢氏,在连氏那凌厉的眼神下,张沁儿只得讨好的说:“奶奶,我们看没水了,提了一桶回来呢!”
连氏倒没有忘记让她们出门的初衷,问着:“鱼呢?”
“在河里养着,鱼太小,我们摸了泥鳅和鳝鱼。”张沁儿答着,她选了几条鳝鱼杀了,将肠子什么的全部洗干净,这样就不会有泥沙了。
熬鳝鱼粥,那也是不错的。
谢氏是看不上那些泥巴里面钻来钻去的东西,黑着脸说:“摸那些东西做什么?谁稀罕似的!”
又说:“既然你们几个没找到好吃的鱼,那就去熬粥,我都累惨了。”
谢氏说着,进了屋子,倒在地上就躺着了。
看了冯氏一眼,不阴不阳的说:“有人就是福气好的很!”
☆、27。第27章 :烧制陶器
张沁儿看着谢氏的背影,撇了撇嘴,煮饭就煮饭呗,反正就熬个粥,烧个火而已。
张贞娘见连氏也进屋休息了,便说:“你们也去休息下吧,我来熬粥。”
“不用,小姑姑你身体比我还弱呢!你们快去休息,我们下午再上山去!”张沁儿不在意的说着,这些活她并不觉得多累,只有永安留下,说:“姐,我帮你烧火。”
“嗯。”张沁儿开始忙活着,家里有刀子,也有用木头做的砧板,先把鳝鱼剁成段,又拿出一些风干的橘子皮来,烧些少量的水,开了后,将橘子皮和鳝鱼丢进去去除腥味,再倒出来备用。
接下来就淘米煮粥,这每顿的米都是连氏准备好的,到了做饭的时候,才拿出来,这回子张沁儿拿到米,忍不住又藏起一小把来,这些米到时候捉鸟的时候用的着。
连氏小气,是不肯给米去喂鸟的,但是张沁儿却觉得,一小把糙米,可以换十来只麻雀或斑鸠,怎么都是划算的,等到了冬天,鸟没有吃的,抓的就更多了。
待米煮开了,就将鳝鱼丢进去一起熬着。
张沁儿坐在一根树桩上,默默的盯着火红的火焰,心里盘算着怎么弄盆子出来。
虽然满大山都是大树,但是她可不会做木盆什么的,并且做木盆需要趁手的一套工具,她也是没有的。
所以思来想去,越发觉得只有先烧制一些简单的陶器来比较好。
赤红色的火焰倒影在她圆溜溜的眼睛中,显得异常的有光彩。
粥好了的时候,张老头也带着儿子们回来了。
几个人拿碗直接从桶子里舀水喝,看的张沁儿又纠结起来,这些水可都是生水呢!
不是她不烧开水,而是没有多余的容器来装开水。
想到这生水里面也许有虫子的卵什么的,张沁儿就一阵恶心,想了想,觉得这烧制陶器的事情,刻不容缓了!
中午吃过粥,张老头他们是有半个时辰休息的时间,都躺在屋子里眯着休息,张沁儿睡不着,这陶器一日不烧制出来,她就一日担心着,所以拉着永安往山里去。
张贞娘她们也要去,张沁儿说:“小姑姑你们不累吗?”
张贞娘摇了摇头,说:“还好,不累,在屋子里也闷热着,不如去林子里舒爽。”
张沁儿想了想,也觉得如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