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部分(第2/4 页)
仁宗一拳打在桌子上。
包拯使巧计除掉了柳如丝和赵充,不但清除了襄阳王处心积虑设在后宫的耳目,也从仁宗那里得到了查办襄阳王的彻底禁令。如今,已经没有人能够对他追查此事造成外部上的障碍了,他的前行之路上没有危险。
将开封府的事情交待一下之后,包拯等人又急匆匆地赶往襄阳。其实,他哪里知道,襄阳此刻已闹得热火朝天,几乎要兵戈相见了。
事情还要追溯至一个月之前,金辉刚刚就任襄阳太守。
一个夜晚,巡城的士兵突然看见不远处有三个人鬼鬼祟祟地把一个筐子扔在墙边,转身便走。士兵们顿时心生疑惑,走过去询问情况。谁知三人蛮横非常,其中一人更为无礼,说自己是襄阳王府的总管孙文仪,别说是几个巡城士兵,就是襄阳太守也不敢对他怎么样。偏巧这几名士兵正是随金辉一同来上任的,只因金辉不相信当地士兵,这才让自己的嫡系充当巡城之职。这几个人跟着金辉许多年,脾气也变得刚烈无比,吃软不吃硬,一见孙文仪如此无礼,索性便把他给抓了起来。而后,几人检查了那个筐子一下,发现上面是臭气熏天的烂菜叶子,挑去上面的烂菜叶子,不但巡城的士兵惊呆了,连那三个人都傻眼了。
筐子下面赫然是一具男尸!
命案关天,几名士兵把孙文仪三人拖拖拽拽地弄进了襄阳太守府的大堂,当然还有那具已经有点腐臭味儿的男尸。
已经睡下的金辉一听发生了命案,立即披衣下床,用冷水洗了把脸,然后升堂问案。
“可知死者是谁,凶手是谁吗?”金辉直截了当地问道。
“大人,小人几个并不知情,不过死者是被这三人放在一个装烂菜叶的筐里抬出来的,恰巧被我们碰到。”
金辉一听,转而问孙文仪三人:“死者可是你们三人杀死的?”
孙文仪三人嘴角一翘,眼往上翻,一副桀骜不驯的样子,对金辉的话置若罔闻。金辉一见气可大了,大声问道:“你们三个人是谁,敢对本官如此无礼?”
“你又是谁?”
“本宫新任襄阳太守金辉!”
“哈,不过是个小小的太守,也敢对我如此无礼,我乃襄阳王王爷府上的总管孙文仪!”
“原来是个走狗,我还以为是个什么样的大人物呢。”
“你……”孙文仪气得浑身乱颤,他哪儿知道金辉的臭脾气。
“我怎么啦,我只问你死者是不是你们杀死的?”
“是又怎样,不是又怎样?”
“如果是,那你们就是朝廷罪犯,见了本官就得跪下伏罪!”说着,金辉朝差役一努嘴,三名差役抡起棍子,照着三人的后腿猛击。三个惨叫着跪倒在堂下,吡牙咧嘴,连站都站不起来了。
“死者并非我们所杀!”
“那为什么尸体会在你们手上?”
“此人心怀不轨,妄图谋害王爷,被卫士发现,双方交手,此人中剑而亡。”
“既然如此,你们应上报官府,为何要夜半弃尸?”
“王爷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我们便决定把尸体扔掉算了,谁知却被发现。”
“分明是信口雌黄,来人哪,给我用刑!”
几名差人拿着夹棍如凶神一般拥上来,不由分说给三人上了夹棍,三个人立即像杀猪似地叫起来。绳子还没叫勒得太紧,那两名仆人打扮的人已经忍受不住,痛苦地叫着:“金大人,金大人,此事我们两个一无所知,孙总管知道得最清楚。”
“那么死者是谁?”
“听说是叫什么李平山来着。”
两个人说到这里,偷偷用眼光不住地看着孙文仪,一直沉默不语的孙文仪冷哼一声,恶狠狠地看了两人一眼,眼中满是骇人的凶光,两人不知不觉深深地垂下了头。
一听李平山这个名字,金辉只觉浑身热血上涌,怒恨交加,一下子从椅子上站起来,大声叫道:“什么?你们说死者是李平山?”
金辉神情激动难禁,把那两个人吓坏了,连孙文仪心里都是一惊,以为李平山和金辉有关系,他们哪里知道这其中的原因呢。
那几个巡城的士兵听见自己运回的死尸是李平山,也大吃一惊,是不是重名的人?金辉跌跌撞撞地绕过堂案,冲到堂下,也不顾那不断扑面而来的恶臭,伸手撩开覆在死者额前的乱发,仔细一看,顿时一屁股坐在地上。
死者虽然已经因为炎热的长久放置而变得面目浮肿,但仍可辨认得出,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