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2/4 页)
上缠我了,出去。”。李镇长显然有点不耐烦了。
“那好,我先出去了李镇长。”李镇长看着陈功转过身,心想,这不知深浅的家伙,以为自己什么东西,什么事儿都要管。
“对了,陈副组长,以后汇报工作不要再越级汇报!好了,你出去”
陈功心里已经骂了十几遍李爱民这混蛋,靠,不越级,我向拆迁办王主任、党政办罗主任汇报,他们能做主吗。这事儿看来还是得找王国强,在村小改革上下文章,争取在拆迁进场前进行改革。
第九章青河改革试点
晚饭时间,青河镇招待所包间内。
“陈功,我给你说说这村小改革方向。村小教师符合年龄条件的,参加富海市教育部门组织的统一考试,考上的由市里分配去地方各小学校,没有考上的一次性补助后另谋出路。”
“这个方法很科学啊,那学生怎么办?”陈功心里很是在意赵晓燕的问题。
“学生,和老师的办法相似,先考试,符合标准的进入各地方小学对应年级,如果不符合的那就没有办法了,你也知道村小学生的成绩那可是相当的差,为了实现九年议务教育,教育部门也会把这些孩子分到每个小学至初中,上完所谓的‘九年义务教育’,学生就在家里呆着不去学校,毕业后档案里会显示已经上完九年义务教育。”
“这不是做假吗,那些孩子什么也没有学到,以后除了在家种田、出外苦力还能做什么。”陈功想不通啊,这些东西完全就是说一套做一套嘛。
“陈功,这些并不是你能够考虑的事情,我跟你明,你现在的任务就是把村小的人骗离学校,至于以后,那谁知道。我跟你说的改革方向也是没有最终定的,现在市里还处于讨论阶段,这是私下给你说的。”
陈功听了心里没底啊,因为他很想马上找出解决办法,他想看到小孩子们开心的笑脸,“王镇长,那我们可以通过这次村小拆迁探索一下村小改革方向,如果做好了,说不定还能成为典型。”
其实陈功心里是想把王国强给圈进去,让他出面想办法,协调各方关系,好给青河村小争取最大利益。
王国强听了陈功所说,马上反映过来,这其实是一个机会,做出成绩是自己的,做错了不出大事儿,领导也会记住自己这个敢于实践的人。
王国强端起杯子,“来,陈功,我们干一杯,你刚才提醒了我啊,这样,6月2o日前如果你有好的村小改革方案,我负责跟上面协调。今天6月5日,还有15天,你最近可以随时找我沟通这事儿。~你的任务是六月底前把村小的人迁走,我们有时间,实在不行月底实施‘强制拆迁’,没问题,我会保你顺利完成任务,进入镇领导的视野。”
6月11日晚,新桥区新桥酒店。
新桥区教育局何局长约请了富海市教育局政策法规处张明章处长,刘亚东坐在包间主席位上,王国强带着陈功坐在一旁。
“张科长,这位是我们新桥区刘副区长,常委之一,刘区,这位是市教育局政策法规处张处长。”
“您好,刘区长。”
“张处长你好,我小舅子这档子事儿全靠你给帮衬着了。”
张明章虽是市里的,但地方上的区县级领导他也得认帐。“放心刘区长,我们市现在正在探索村小改革,只要建议方案好,我表个态,明天一定会在我们分管副局长甚至局长的办公桌前。”
刘亚东点头笑了笑,“来,我们一边吃一边谈,国强和小陈把你们的改革方案给张处长汇报汇报。”
王国强对陈功说,“陈功,来,你给各位领导讲一讲,张处长、何局,有什么不妥之处直接提出来,我们可以马上完善。”
陈功把稿子给张明章和何局长,刘亚东手里也给了一份。陈功自己脱稿便谈了起来。
刘亚东虽然不管教育口,因为是常委,所以村小改革这事儿也是很清楚的。
陈功叙述得很详细,口才也相当好,在坐几人不住点着头,几乎没有人动筷子。
从村小改革的趋势、目的,改革所面临的形势、困难,一直到改革方案的可行性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听完汇报,张明章第一个开口,“好,精彩,你们这建议解决了我们局里的当务之急啊,如果开展得顺利,在全省仍至全国也是个典型啊。~”
何局长也插上了嘴,“内容很真实,处理方案也很可行,而且解决了财政上扶持资金不足的难题。”
张明章接着说,“我保证,明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