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见证人(第1/2 页)
郑和本就兴致颇高,听闻此言,眼中顿时闪过一丝光亮。只是,当提及下注在哪一边时,他不禁犯起了嘀咕。
从理性认知来讲,他也认为中午自然先行落地,而且杨荣学富五车,在诸多事务上见解独到,郑和对其颇为钦佩,从内心深处而言,他倾向于杨荣这一边。
然而,王珏与他师出同门,且王珏向来奇思妙想,常有惊人之语,却又总能给出令人信服的理由,让郑和对他也满怀信心。再者,郑和内心深处也隐隐期盼王珏所说之事为真。 若真能如王珏所言,发现一块全新的大陆,带回高产的粮食作物,那对大明而言,无疑是开疆拓土的不世之功;若是还能带回数不清的金银宝物,更是能让大明的国力蒸蒸日上,开启万世太平的新纪元。
思索片刻,郑和爽朗一笑,说道:
“好!说到底这场赌约也算是因我而起,那我便凑个热闹。既然王珏与我乃是同门师兄弟,我自然要押王珏这一边!杨大人,若是王珏赢了,你便答应我一事。若是你赢了,本官也答应你一件事!”
郑和话音刚落,就见朱高炽手持酒杯,迈着沉稳的步伐缓缓走来,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说道:
“孤见诸位相谈甚欢,这是在聊些什么呢?”
三人见状,连忙恭敬行礼,齐声说道:
“拜见太子殿下!”
郑和恭声回应道:“太子殿下,属下与王珏、杨大人正在打赌。”
“打赌?” 朱高炽眼中闪过一丝好奇,饶有兴致地问道,
“几位皆是朝中栋梁,平日并非好赌之人,今日怎会立下赌局?所为何事?”
王珏还未开口,杨荣生怕王珏又说出那些尚无定论的新奇言论,赶忙抢先说道:
“太子殿下,王大人与郑大人先前在讨论航海地理方面的话题。下官听到王大人将一些未经证实的言论说与郑大人,觉得此举不妥,便与王大人辩论起来。后来王大人称不同重量的物体从同一高度一同放下能同时落地,下官实在难以相信,这才与王大人定下赌约。”
朱高炽微微点头,目光转向王珏,笑着问道:
“你可是又将你那套海外大陆有高产粮食作物的说法说给郑大人听了,让杨大人也听闻了?”
王珏暗自撇嘴,心中想着:
“还不止这些呢!”
随即恭敬地向朱高炽行礼,说道:
“太子殿下英明。郑大人与我同出一门,近年来又负责造船出使等诸多事宜,下官便与他交流了一些造船航海上的见解,自然也是希望日后我大明船只出海,能寻得那片大陆,带回那些粮食,造福天下百姓。”
朱高炽神色变得严肃起来,语重心长地说道:
“孤知道你心系百姓,期盼早日寻得那些作物带回大明,让天下百姓都能吃饱饭。只是海外探索绝非易事,朝廷在这方面的开销巨大。如今天下太平不久,各地又频繁遭遇水患天灾,国库尚不充盈,此事不可操之过急。”
王珏再次行礼,诚恳地说道:
“太子殿下教训得是,臣亦深知此时并非最佳时机。只是想与郑大哥先做些准备,待日后积累一定经验,国力进一步恢复后,再请陛下与太子定夺。”
朱高炽微微叹了口气,说道:
“自你在孤身边做事以来,所献良策颇多,还造出诸多奇物。孤对你信任有加,少师早年也曾说你来历非凡。你既然说那海外有高产作物,多半是真的。孤心中也焦急万分,若是能早一日寻到,我大明百姓便可早一日脱离饥饿之苦。只是海上环境复杂多变,如今朝廷的实力,尚不具备派出大批船队探索的条件。”
说罢,朱高炽话锋一转,换了个话题:
“今日詹事府官员集会,不说这些沉重之事了。王珏,孤前些时日收到北京来报,说是北京去年粮食产量又有所增长。北京粮食产量连年增长,足以见得你那套改革后的农耕之法卓有成效。孤已经上书父皇,请求父皇下令在全大明推广。
另外,杂交育种那边经过这些年不断尝试,倒是真的培育出了一些更高产的品种。孤已经下令将这些种子种下,待秋收后将收成留作种子,开始逐步推广。如此一来,即便短期内寻不到你说的那高产作物,也能让我大明的粮食产量有所增加,你觉得如何?”
王珏心中清楚,经过这几年的努力,确实培育出了相对高产的作物,但严格来说,这些未必就是真正意义上杂交而成的新品种。
不过,只要能提高年产量,总归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