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页)
中年人又干咳了一声,道:“你先坐下,听朕说!……”
她微一摇头,道:“谢谢陛下,他人呢?”
中年人迟疑了半晌方憋出一句:“他,他走了……”
她娇靥神色大变,道:“他走了……”
中年人忙道:“你先听朕说……”
她刹时一转平静,缓缓摇头说道:“不用说了,陛下,我明白了。我等他这多年,他不来我不怪他,可是他来了,又走了……好,让他走吧!我倒要看看他能躲到那儿去,又能躲到几时……”
她流露自那双森冷美目的光采,好怕人,好怕人。
……………………………………………………………………………………………………………………………………
第 一 章 乡野隐士
永乐十九年!
在河北宛平县,芦沟桥西,有个狭长但不偏僻的山谷,那地方被当地的人叫做长沟峪。
长沟峪地方并不大,但由于它临近宛平,所以这地方算得上颇为热闹,小村镇上总有百十家住户。
这百十家住户并不单纯,各行各业的人都有,有猎户、有农家、有终日拨算盘的商人,也有享清福的大户!
小户人家靠自己,大户人家则靠别人。
怎么说呢?大户人家是乡绅之流,有房有产,有田有地,住着自己的房屋,把田地租给佃农,待在家里呼婢招奴,称老爷,称夫人,享清福,不做事,到时候一趟租收下来,就够过上半年的。
小户人家则不同了,凭劳力,靠双手养活一家老小,一天不干活、不做事家里就没米下锅没饭吃!
可是也有小户人家例外,像这一家——
这一家坐落在镇东,宅院挺大,但很破落,墙塌了,门环锈了,门上的漆也剥落了,可能是个大户,如今没落了!
后院,那没院墙的后院,其实不如说是屋后,那儿有片菜园子,不大,也只种着几种常见的蔬菜。
如今放眼先看门前,门前有一株华盖一般的大树,大树下一大片阴凉,凉风习习,热天村子里的人都喜欢跑到这儿来纳凉打盹,倚着树一躺,把草帽往脸上一盖,确实比睡在家里床上还舒服。
那阴凉里,四根竹子、一块木板支成了一个架子,那是个小摊儿,摊儿上没别的东西,只铺着一块白布上,摆笔墨纸砚文房四宝,很难看出是干什么的。
而在这个小摊儿之前,却像一字长蛇阵似的排着十几个人,有老有少,有男有女,有穿布衣裳的,也有穿绫罗绸缎的,这么多人,满脸的焦急,却没一人说话!
在树根下,铺着一块草席,草席上躺着个人,穿着褂裤,扎着裤腿,一顶帽子盖着脸,不知道那是谁。
就是这么一幅画画,这么一副景象!
突然,一声干咳划破寂静,有人开了口,那是排在摊前最前面,那位穿着气派,脸色红润的胖老头儿!
他半转身子往后看:“旺大爷,你央央兴哥去吧!咱们等了老半天了!”
从后面,走出了个身形瘦削,背佝偻,白了头发胡子,穿着一身布褂裤的老头。他颤巍巍地走向树根下,把腰弯得更低了些,轻轻叫道:“兴哥,兴哥!”
叫了两声,草席上那个人一动没动!
没奈何,老头伸出粗糙的手推了推:“兴哥,兴哥……”
草席上那位有了动静,在梦中“唔”了一声。
老头儿趁势忙道:“你醒醒,你醒醒!”
地上那位伸手掀去了盖在脸上的帽子,一挺腰坐了起来,那是个肤色黝黑,浓眉大眼的十八九岁少年。
他揉了揉眼,“哟!’地一声,道:“是旺老大爷您哪!大爷,有什么事儿?”
“什么事?”老头儿手往后一指,嘟嚷着道:“你小子只知道在凉快地儿睡觉,也不睁眼瞧瞧摊儿前排了多少人,等了老半天了,还不快请……”
那黑少年一咧嘴,道:“老大爷,可没人打锣叫他们来是不是?”
老头儿瞪着眼道:“是啊!大伙儿都是自己来的。”
黑少年笑道:“那排着等能怪谁呀?您不是不知道我师父的脾气,他是非等李瘸子来要钱了才肯出来看几个,不会先回家么?待会儿再来!”
“哎呀!”老头儿苦着脸道:“还说这话,你又不是不知道,来晚了一步今几个就轮不着了。大伙儿都是熟人儿,兴哥,老大爷央央你……”
“天!”黑少年一摇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