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卷 大风起兮 第4章 乡音未改(第2/3 页)
候,大军到了新襄县。
新襄城外,也有许多迎接的人。可这些人没有界迎,不是县令是个强项令,敢见官不低头,实在是新襄县令空缺,只一个八品县丞主持大局。他小鱼小虾,根本不得前,能在新襄接驾也不错了。
新襄李家也是大户,李易没发迹的时候,互相很少往来。李易一遭化龙,真是富在深山有远亲,三叔四大爷,七姑八大姨,亲戚说不出的多。
这些人的确得了实惠,李笠负责的向阳义学,优先收了他们的子弟,如今差的也做了辽东等地的教师,这些教师的实际地位等同于村长或者乡长。有出息的,那是县长一级了。
很有几个能干的,甚至被检拔到南三省,做了市长的,由不得这些人不得意。算在天涯海角又怎样,市长是市长,那是七品知县大得多的五品高官。
所以这些人的父母,面对新襄父母县丞袁天成的时候,很有底气。也没细想他们孩子的官大明认账不认账,是有莫名的优越感。很有些颐指气使的意思。
袁天成的打算当然是界迎,这是一种尊重,更是一种态度。何况来的不只是李易,还有他的级金州知府呢。
可是李易这些长辈不愿意,他们觉得自己好歹也是李易的长辈,能离开家,到县城门外站半天已经是不顾长辈身份,给了李易面子了。怎么可能再走几十里去界迎?
袁天成有些怒气:谁给你们的底气敢这样对待李易?那是真龙天子一般的人,你们太放肆了!真特么是乡巴佬见识短,无知者无畏啊。
可是他还真拗不过这些人,这些人是能接近李易,给他眼药的人。也只好依了他们,在新襄城外迎接。
当天边升腾起一片尘埃的时候,他们知道李易来了。
先到的是斥候,一骑骑快马只在城门前晃了晃,绕城查探周边情况去了。
接着到的是先头警卫,这些人荷枪实弹,轰隆隆一队队战马奔驰过来的时候,那气势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这些人可不管城门口乱糟糟的是什么人,喝令这些人规规矩矩排在道边,然后一队队进城去沿路警戒了。
城门口这些人有些战战兢兢了。官威已经很可怕,军威更可怕。看着沿路散开的骑兵,一个个提着雪亮的马刀,许多人都担心会不会自己因为没听话被砍了脑袋呢?
虽然明知道这不过是仪仗,不会把他们咋样,可他们还是禁不住发自内心的恐惧。
终于李易的本队到了,见城门口许多人肃立,李易早早跃下战马,大步走来。
这的官是父母官,这的民不是宗亲也是乡亲,他可以不在意金州知府,但是不能不尊重这些人。
早有随着的金州府官员前,介绍了袁天成。
袁天成以见官的礼节大礼参拜,李易还有一个大明少师名头,官衔高得他这个知县只能仰望。
入乡随俗,李易当然也知道大明观场规矩。等袁天成拜毕,才虚扶袁天成说了声“免礼”。
其实李易当年在京师最恨的是你拜完了,那边才说免礼。可浸润观场时间久了,也习以为常,不觉得多么虚伪可笑了。这好歹算约定俗成的观场礼节,这更虚伪的多了,这还真不算什么太过分的。
袁天成恭谨的立在一边,用手一引道:“这些都是您的亲属,也和下官一起迎接大人。”
李易看了看,还真没什么熟识面孔。当年李易在新襄的时候,这些人几乎没登过门。都是李易发迹后,才跑到向阳大院认亲,李易哪认得。
不过李易还是面带笑容,拱手道:“李易给大家拜个早年!”
数十个亲戚纷纷回礼,这一下可乱了,有拱手的,有作揖的,居然还有膝盖一软,跪下磕头的。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辈分。
乱哄哄闹罢,袁天成请李易一行入城吃饭休息。虽然李易心切还乡,可也知道天已经晚了,还有二十多里路呢,也只好依照行程安排入了城吃住休息。
这一天只苦了金州知府。本来两天路一天赶完,天黑了,几波轿夫才轮班把他抬到新襄。
轿夫怎样他不管,他自己都快晃散架了。亏得李易当晚没有召见他,才让他喘了一口气,扑在床歇息。
第二天早晨,金州知府赵信吸取经验教训,假借提前安排的名义,早早出发跑到向阳大院去等李易了。
李易当年离开向阳大院的时候,只带走了父母。实际他是打算带走所有至亲,彻底放弃向阳大院的。毕竟当年他武力值没达到威胁万历帝的程度,万一万历帝来个抄家灭门,那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