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部分(第2/4 页)
果整个救援体制缺乏公正性,会鼓励社会中高成本、低效率的企业继续维持,而优秀企业事实上就被剥夺了,这一定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局面。
唯成分论下的急救室与太平间
范棣:打一个比方来说,政府开了两个场所,一个是急救室,一个是太平间。企业遇到危机,面临崩溃的威胁了,怎么办呢?如果是国企,就把你送到急救室,打点强心针、输液、开刀等等。如果是民企,先把你送到太平间,让你自生生灭,如果你自己能跑出来也可以。本来一些企业救一救是能够活过来的,送到太平间,就彻底死了。国企大部分都是经常要到医院里看看病的。民企一旦出了事情,就等同进了太平间,出来比较难。
在中国,企业唯成分论仍然存在。这在世界上的其他地方恐怕已经灭绝了。在世界上的其他地方,国企是一个特定的概念,是一个非常有限的概念,是一个完全与市场相对立的概念。国企的存在仅仅是因为市场中有一些领域是不赚钱的,但却是必需的,所以需要政府以补贴或者亏本经营的方式来加以补充。但在中国,大多数国企是一个垄断的概念,在经济上往往受到政府的惠顾。
王巍:而且你什么事也没有,还给你送了五个氧气瓶,你更什么事都办不了了。处理危机的机制的不公正,或者说是一种有效性的缺失,实际上会加速整个市场秩序的崩溃。可以说,社会处理危机机制上的歧视会加速企业崩溃。
保护国企能够缩小贫富差距吗
范棣:有一种奇怪的观念认为,保护国企或者说国企的存在能够缩小社会的贫富差距,因为国企的分配制度更加平均化,利益分配上是国家大头、集体中头、个人小头。这是需要国企、保护国企的一个重要理由。实际情况却完全相反。
在已经存在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受到特殊照顾的国企越多,社会的贫富差距就会越大。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一部分企业员工的收入是按照市场原则制定的,而另一部分企业员工的收入是按照行政原则制定的,那么市场收入的定价一定高于行政定价,从长期看,两者的差距一定会不断加大。国企的员工慢慢会沦为社会最低收入阶层,使得国企只能留下一些低端的人才。这会使得社会问题更加复杂化,国企效率更低,政府的负担更重。
对于危机中的企业,政府一定不能保护一个而不重视另一个,要救的话,大家同一个标准。除了涉及国家安全,我们主张,对所有企业政府都不要试图救急。市场上完全会形成相应的机制与体制,来解救那些应该被拯救的企业。
王巍:国企一旦出事,投身国资委是最安全的了,从此以后不是我的责任了,而是大家共同的责任。把责任民主化了,人人都逍遥。但如果你一意孤行坚持自救的话,你要承担个人责任。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为什么克莱斯勒与德隆的命运不同
范棣:说到这里,我们可以对比一下两个崩溃中的企业的不同命运,也许能从中悟出一些道理。
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之一的克莱斯勒公司由于经营管理不善和石油危机的冲击濒临崩溃。然而,临危受命的艾柯卡在自救的基础上借助政府力量奇迹般地使克莱斯勒重新站了起来。首先,为了走出厄运,艾柯卡向政府提出了十几亿美元的贷款担保计划。他强调企业发展对国家发展的影响,如果挽救克莱斯勒公司,就可以避免工人、汽车商和材料供应商共60万人失业的危险。假如克莱斯勒公司倒闭,全国失业率会提高0.5%,国家一年就要向失业工人支付失业保险费和福利费27亿美元。艾柯卡对国会议员们说:你们可以选择,是愿意现在就付27亿美元呢,还是愿意提供以后有机会归还的仅为27亿美元一半的、为期数月的贷款保证呢?前者现在就付,后者以后再付。艾柯卡长达数月的情况通报性的游说,终于获得了政府的支持。克莱斯勒公司从政府那里获得了15亿美元的贷款担保,这是有史以来美国政府向私营公司提供的最大一笔贷款。借助政府的支持,克莱斯勒公司走出了困境,重新跻身于世界汽车工业强手之列。很难想象假如当时得不到政府的支持,克莱斯勒公司将会面临何种命运。
在中国,同样是私营企业的德隆却有着不一样的境遇。
2004年7月26日,崩溃之中的德隆曾拿出一个《市场化解决德隆问题的整体方案》。德隆认为,其控股的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完全可以支持自身生产性贷款的偿还。德隆提出,通过国家政策支持,按照市场化原则,通过引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