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1/4 页)
我们这次见到的迈克·米尔肯在美国是一个金融天才,是垃圾债券的始作俑者,在上世纪80年代的西方是风云人物。由于他在美国资本市场翻云覆雨,被监管部门起诉。当时起诉他十几项罪名,因为他创造了美国新一代的金融产品,无法说清楚这个金融产品是超越时代,还是他中饱私囊、挪用公款,很难判断,最后他跟政府讨价还价,认了其中与纳税相关的六项罪名,判刑十年,其中没有内幕交易罪、贪污罪等。结果他进监狱这天,《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等主流报纸刊出整版的广告,大字标题为:迈克,我们信任你。登广告的是两百多个当时最著名的美国企业家,这些企业都利用新的金融工具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而在中国,判刑了你就是罪犯,大家都会谴责你,而且在人格上几乎没有恢复的机会。
美国社会谴责罪犯的时候坚持用法律语言,不会人身攻击。功是功,过是过。你看迈克·米尔肯现在就很好,他又做医疗又做教育,而且始终非常骄傲于他的金融成就。他要把金融杠杆的融资方式用在医疗上,再创新的人生成就。他现在已经60岁了,在医疗界东山再起,成为世界著名的抗前列腺癌斗士,多次上了《时代》周刊、《财富》等著名杂志的封面。我在他办公室中看到全部当选美国总统与他握手的照片,以及各国领导人与他的照片,可是他仅仅出狱才几年啊。
我们过去也用法律制裁了很多著名的企业家,包括云南红塔集团的褚时健、南德集团的牟其中、伊利集团的郑筱怀等,我相信他们都是中国企业家的一个时期的重要代表。不管在法律上怎么判,我们如何能够在道德和历史上正确评价他们,将给我们下一代企业家建立一个样板。
美国政府当年对美国烟草、美国钢铁、美国谷物由欺行霸市形成的垄断采取了一个相对宽容的政策,它们仅仅被法律拆分,企业家本人并没有因此被绳之以法进大狱。这个法律表达了对提高生产效率和对产业进步的支持,而不是重在打击违法的企业家本人。美国法律认定,在没有规则的情况下,垄断财团毕竟创造了生产力,整合了产业。但是它们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破坏了市场竞争的格局,因此宣布分拆财团,但仍给予企业家相应的社会地位和历史地位。我认为,对这些失败的企业家抱有什么样的态度,标志着我们的商业文化成熟到什么程度。
电子书 分享网站
能够解放原罪吗
范棣:这点很重要。在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里,比如美国,政府尽可能少地参与对企业家的管理,而是让市场的自发组织,比如说工会,发挥某些平衡制约的作用。政府不能把精力放到监管、审办企业家上面。政府一旦主导,而且预判一个企业家是坏人的话,这个企业的所有债权人都会按照这个逻辑想问题,企业家很难不崩溃。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很快,但相应的体制跟不上,所以产生了很多的原罪问题。从今天的法律制度看以前的事情,一定有很多的原罪。因为以前法律不大健全,人家就不大了解这个情况。在我不了解的时候你不能怪我罪啊。我犯了错,政府有责任让我懂得规则啊。
王巍:社会的公检法力量主要是维持社会秩序的,但这个力量多大用于维护市场秩序,这是一个需要格外加以关注的市场化指标。我们有时看到一个地方公检法系统的精兵强将,几乎被全部用于对经济领域和市场秩序的维护。
范棣:这个情况社会确实应该反省。中国的企业法、公司法、证券法、破产法等等都不太成熟,有时可以根据审办人的理解进行不同的解释与度量。每个法之间也都存在着一定的互相矛盾,也就是说,市场的游戏规则并不完全。在这种情况下,是对企业家的擦边球严加管制、加以重罚,还是加以警示?比如说注册资本,在国外从来就不重要,一块钱就可以办公司。但是在中国至少2006年之前不行。这个注册资本的制度本来就非常不合理,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一种阻碍的作用。为了创业,有的时候没办法,企业只能虚增资本,这个很普遍。对这个问题,也许就没有必要看得太重。
定律六忙中出错导致大局崩溃
●这是一个有局限性的发现,结论并不具有普遍的意义。但在中国特定的经济历史条件下,这个根据观察得到的结论具有比较普遍的意义。
●在崩溃产生之时,由于企业家慌乱的苍蝇行为导致了企业在大局上失控,从而使得企业在拯救崩溃的过程中,路线左右摇摆,军心不定,结果造成了大局崩溃。
第六章 她是不是无处躲藏(1)
我和张文波的冲突仿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