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42章三命通会1(第1/18 页)
原造化之始
老子曰: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列御寇曰:有形生于无形,天地之初,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气,太初者气之始,太始者形之始,太素者质之始气,与形质合而未离,曰浑沦。歴纪云,未有天地之时,混沌如鷄子,溟滓始芽,鸿蒙滋萌。律,云:太极元气函三为一。易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易疏云: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蒙泉子曰:太初者理之始也,太虚者气之始也,太素者象之始也,太乙者数之始也,太极者兼理气象数之始也。由数论言之,可见浑沦未判之先,只一气混合,杳冥昏昧而理未尝不在其中,与道为一是谓太极。
庄子以道在太极之先,所谓太极乃是指天地人三者,气形己具而未判者之名。而道又别是一悬空底物,在太极之先,不知道即太极,太极即道以其理之。通行者言则曰:道以其理之极至者言,则曰太极又何尝有二邪?向非周子啓其秘,朱子阐而明之,孰知太极之为理而与气自不相离也哉。所谓太极者,乃阴阳动静之本体,不离于形气而实,无声臭不穷于变化而实有凖,则故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仪者物也,凡物未始无对而亦未尝独立,天以气覆而依乎地,地以形载而附乎天有理斯。有气阴阳之谓也,有气斯有形天地之谓也,天地不生于天地,而生于阴阳,阴阳不生于阴阳而生于动静,动静不生于动静而生于太极。盖太极者本然之玅也,动静者所乘之机也,阴阳者所生之本也。太极形而上,道也阴阳形而下器也。动静无端、阴阳无始,此造化所由立焉。
栢斋何子曰:天阳之动者也,果何时动极而静乎?地阴之静者也,果何时静极而动乎?天不能生地,水不能生火,无智愚皆知之。乃谓阴阳相生不亦误乎!盖天地水火虽浑然不可离,实灿然不可乱,故阴之与阳谓之相依则可,谓之相生则不可。谓之互藏其宅则可,谓之互藏相生则不可。此言的有见也!
夫天地未立,道本天地,天地旣立,则太极之理散在万事。由是而五行生焉,五行一、阴阳五,殊二实无余分也。阴阳一太极,精粗本末无彼此也,五行质具于地而气行于天,以质而语其生之序,则水、火、木、金、土。而水木阳也,火金阴也。又统而言之,则气阳而质阴也,又错而言之,则动阳而静阴也,盖五行之变至不可穷,然无适而非,太极之本然也。
栢斋何子曰:五行一阴阳,阴阳一太极。周子固谓太极不外乎阴阳,阴阳不外乎五行矣!自今论之水水也,火火也,金木水火土之交变也。土地也,天安在乎?有地而无天谓造化全可乎?若以谓天即太极,故朱子以上天之载释太极,天道流行释阴阳观。易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之中有乾有坤,则天地皆太极之分体明矣。以天为太极之全体,而地为天之分体,岂不误甚也哉!其説似有理也。
夫五行之生,各一其性,四时之行,亦有其序。春以生之,夏以长之,秋以肃之,冬以藏之,春而夏,夏而秋,秋而冬,冬而复春,而相循无穷。
盖五行异质四时异气而皆不外乎阴阳,阴阳异位、动静异时而皆不离乎太极。至于所以为太极者,又无声臭之可言,是性之本体然也。故五行各一其性,所谓各具一太极也。四时自有其序,所谓运用一太极也。五行四时周而复始,所谓统体一太极也。而性之无所不在,又可见矣,夫天下无性外之物,而性无不在此无极、二五。所以混融而无闲,所谓玅合者也。无极是理,二五是气,真以理言,太极无妄之谓也。
精以气言阴阳五行不二之谓也,凝者聚也,气聚而成形也,盖性为之主,而阴阳五行为之经纬错综,又各以类凝聚而成形焉。阳而健者成男,则父之道也。阴而顺者成女,则母之道也。是人物之始,以气化而生者也,气聚成形,则形交气感,遂以形化而万物,生生变化无穷矣。
鲍鲁斋曰:天地以气交而生人物,观其所交,则气之所至,可以知其类之所从出矣。天气交乎地,于人为男,于物为牡,地气交乎天,于人为女,于物为牝,男女牝牡,又自交而生生化化不穷。人物旣生气,随天地之气升降交感,人得天地之中气,四方之气无不感物,得天地之偏气,而亦各随所感,故观天地之气交,可以知人物之初生矣。观天地之气感,可以知人物之相生矣。
朱子曰: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凝体于造化之初,二气交感化生万物,流行于造化之后,此理之常也。若姜嫄、简狄之生稷契,则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