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从靖难之役开始崛起 > 第99章 灵璧之战(上)

第99章 灵璧之战(上)(第2/2 页)

目录
最新历史军事小说: 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诸天穿越,从慕容复开始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从霸主尼多王开始傲视群雄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三国如烟穿成猎户后我养了未来首辅戏说嬴政天子宁有种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星穹铁道:此生只为知更鸟杨建波唐朝风云传奇崩铁:是藏剑不是魔阴身情牵盛世恋歌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三国:从佃农开始横推天下!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

影响,但此时天气酷热,我燕军儿郎多出身北地,不适应这样的气候,此番南下已经数月,虽说连战连捷,但是将士们已经十分疲累,末将建议燕王率军北还,择地休整,等到天气转凉,再大举南下。”

朱棣心里微微不悦,表面上却不露声色,目光到过众人开口问道,“尔等也是这般想?”

众人见燕王询问,纷纷向朱棣进言,请求北返,寻一处安稳之地休整一番,待天气转凉,大军休整一番后再做打算。朱棣听着众将的话语,眉头紧皱,心中满是不甘。

朱棣此番南下,为的就是想与南军决战,直捣黄龙,如果此事退兵北还,那攻下的城池也会尽归南军,可谓功亏一篑,要是此时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一旦给朝廷喘息之机,再行南下就相当于重头再来。

朱棣也理解麾下诸将的想法,毕竟每个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待问题的角度也就不一样,对于这些将军来说,他们往往会选择在胜算更大的条件下出战,此时南军有援军赶到,己方刚刚遭逢大败,又正逢此时暑热季节,诸多因素都对战局不利,退兵休整也是守成之法。

但朱棣与他们不一样,他是大明的最强藩王,是太祖高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子,他虽然起兵造反,意图夺位,但并不是想要推翻大明再开新朝,更不想让大明的江山因为长久地战争而山河破碎,也不想让大明百姓生灵涂炭。他此番南下,为的就是与南军决战,毕其功于一役,不让自己发起的这场靖难陷入到无休无止的南北交战当中。

朱棣对魏国公徐辉祖恰巧率军来援也是感到万分无语,不管怎么说徐辉祖也是自己的大舅哥,是王妃徐氏的亲哥哥,论远近亲疏肯定是与自己更亲近一些,你说你就算不帮我,隔岸观火、作壁上观、告病请辞也好啊,反倒是帮着朝廷对付自己,之前再白沟河就阻止了自己进一步扩大战果,如今又在这齐眉山大败自己,阻止自己率军南下。

朱棣心里烦闷不已,此时见诸将纷纷表态,有想要退兵北还的,有坚持继续与南军决战的,朱棣索性大声开口道,“欲渡河者左,不欲者右。”

话语落下,诸将便停止争论开始站边,朱棣见大部分将领竟都默默地站到了左侧,这可把他气得不轻,脸色铁青,怒目圆睁。朱棣心里不禁想,“若是道衍那老和尚和他的小徒弟在,一定会支持孤继续南下,直取应天!”

诸将本就知晓燕王此番南下就是欲与南军决战,此时见朱棣脸色哪还不知燕王已经动怒,但是这仗再打下去胜算越来越低,还是尽早撤兵北返更为稳妥一些,于是纷纷低头沉默不语。

在这气氛僵持之时,朱能站了出来,他目光坚定,双眼如炬,声如洪钟般说道:“昔年汉高祖刘邦十战九不胜,卒有天下。如今我们遇到这点挫折便要退缩,那此前的努力岂不都白费了?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定能成就大业!”

朱棣满眼赞赏的看向朱能,随即开口说道,“朱能所言不错,此番我燕军虽然大败,但任有与南军决战之力,反观南军已经是强弩之末,不足为虑。行百里者半九十,此时北还不仅前功尽弃,还会给南军喘息之机,如果退兵之时再遇南军追击围堵,我等好不容易打下的这大好局面酒全部付之东流!”

朱棣和朱能的这一番话,如同惊雷一般炸响在燕军诸将的心中,也仿佛给众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燕军将领们心中那原本动摇的决心,又重新坚定了起来,他们握紧了手中的兵器,准备继续与南军一决雌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目录
在大理寺验尸的日子剑怒暧昧合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