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页)
复杂,没有点功夫又怎能轻易打开。好在我在此事上颇有点天赋,公孙纾也是教得兴致勃勃,常吹嘘自己眼光独到收了个好徒弟。
不仅如此,在有一次目睹他上房轻松如上床后,我便缠着他教我轻功,理由便是“光会偷不够,还得会逃呀”。公孙纾直骂我是个人精,他那点看家本事都被我学去了。嘴上虽如此说,却还是教了我一套精妙的步法,并传了我内功心法口诀。他说轻功只能保命杀不了人,若遇敌切莫正面相迎,还是转身逃之为上策,并得意洋洋的拍着我的肩膀说:“放心吧,除非高手中的高手,不然有了老夫这套步法,一般人是追不上你的。”于是我在公孙老头的□下,成了一个很会逃的小偷高手。
出师那天,公孙纾带我到街上检验学习成果,我看着来来往往的人,迟迟不下手。公孙老头不耐烦起来,我却又等了一会,直到一个纨绔子弟带着一帮随从大摇大摆地走过来,我才迎上去,神不知鬼不觉的偷了他的钱袋还顺带捎了块玉佩。公孙纾满意地点点头说:“想不到我徒儿不仅会偷,还志向远大,偷就偷大的,好,这点好!不会给我公孙纾丢脸。”我噎个半响,跟他说:“师父,穷人已经很苦了,偷他们岂不是倚强凌弱,遭人鄙视。要偷就偷贪官奸商,谁叫他们用的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公孙纾看着我,叹了口气:“徒儿,你以后如果吃亏,恐怕也就是亏在这心善二字上了。”
我学满出师,准备继续我的京都梦。临别前公孙纾送了我一把据说是从某国皇室流落出来的匕首,柳叶型的刀身极为轻薄却削铁如泥,最奇特的是迎着阳光可看到一条蟠龙从刀尖盘旋而下,隐没在柄首。我爱不释手地把玩着,顺便还用金大师笔下著名的“倚天剑”为其命了名。
我与公孙纾洒泪话别,他走前还不忘鼓励我:“好徒儿,现在你妙手空空的功夫,天下除了我,恐难逢对手。你就大胆地偷,偷出一番名头来,切莫辜负为师的教导哦。”
而我靠着这手再不会饿着自己的功夫,很快便到了天子的脚下……夏都。而那时,距我离家出走已是两年有余。
2
2、夜遇不平出手助 。。。
夏都果然繁华,达官显赫皆聚于此,各式各样的店铺食肆临立,酒坊舞厅雀语莺声,更时常见到宫中贵人出行,排场慑人。我虽大开了眼界,但更多地看到的却是繁华背后普通百姓仍不算宽裕的生活,欺穷凌弱之事时有发生。
我秉循着“偷富济贫”的原则,接济了不少贫苦之人,还收留了几个无家可归的老人和孩子。只是这好心的结果,就是让我从“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潇洒状态变为十几张嘴的唯一经济来源。于是我的偷盗任务日趋繁重。
像是今天,运气欠佳,一整天都没碰到一个“大活”。饶是我手艺再高,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便决定晚上加加班,去家大户。心意已定,我便跑到我平时最爱去的无忧谷边养精蓄锐,准备晚上一举做个大的。
冥冥夜幕中,我身着暗色素衣,潜在先前踩好点的一户人家屋顶。待一个巡夜的家丁走过,我悄无声息地跃下地,从腰间摸出倚天,将刀锋从窗缝间递进去,轻轻将窗栓挑开,推开窗户翻进屋内,转身将窗户关好。就着倚天上微弱的反光,我快步走到一个雕花檀木柜前,仔细查看了一下柜门上的牛角锁,已然心中有数。我拔下头上的玉簪,从里面抽出一根细如发丝的铁线,□锁孔,慢慢转着。半响,我轻喝一声:“开!” 手腕向上轻挑,伴随“咔”的一声微响,锁头应声而开。我迅速打开柜门,只见里面珠宝首饰等摆了不少,我只挑了银锭拿上,首饰玉器看也不看,那些不仅难出手,还容易留下线索。我留意到柜角处的一个红布包裹的东西,打开一看是根拇指粗的人参,便也揣到了怀里,然后关好柜门重新上了锁,听得窗外无人,翻上屋顶扬长而去。
我轻跃于屋脊间,腰侧系着今晚的收获。感觉着腰侧的沉甸,我很是满意,不由得哼起了小曲。
忽然不远处几声不甚明显的呼喝传入耳中,我忙伏□,几个跃蹿,靠近声音来源处,借屋脊隐好身形,定睛细看:街中央两个人影被8,9个黑衣人团团围住,刀来剑往,拼杀正激。被困的两人中有一人显是已受伤,砍倒一个黑衣人后,被另一人从背后斜刺中背倒地。另一人却是镇定自若,手中长剑挥舞生风,招式精妙,一并护住倒地的同伴,虽以一敌众,却让对方丝毫占不到便宜。
我看了会,不禁暗暗为这人喝了声彩,以他的武功,这些个黑衣人应是占不到便宜,但对方拼死纠缠,脱困也非易事,更何况他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