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部分(第1/4 页)
“南通闹了洪涝,朝廷不是不知道,更不是不想救。”胡不为替朝廷说话,忧心忡忡:“皇上和周太傅实在是迫不得已。只能侥幸地去想:江南一向富庶,需要劳动力也多。南通的难民们往其他没有受灾的地方去,多半能谋出一条生路,而不像是许多北方地区,一旦天灾,许多人就会倒在了求生的路上。”
朝廷大概觉得,除了倒在洪水之中的,其他幸存之人,待水退之后,都能很快找到生路。至少不会饿死?
对于此,徐立前抿了一下唇,不知道该如何表示。
“所以,就算钦差到了南通坐镇,依旧也无法保障南通一地的安稳度过冬天,并顺利恢复春耕?”良久,徐立前才轻声问道。
“虽然我不愿意承认,但事实上,正是如此。”胡不为言语之中露出许多艰难勉强,似乎心中也为此十分痛苦,道:“朝廷已经发文,让江南各处,都尽力做好收容灾民的准备了。”
一时的救济,设些粥棚什么的,花费很少。
但要真的要彻底安民:修缮倒塌的房屋,筹措过冬的物资,保证春耕的顺利,再协助人们到初夏田里长出收获之时,并且要重修水利……这漫长的半年多的时间,多少开销都是挡不住的!
朝廷根本做不到……那么好。
只能保证老百姓先活下来。
“江南的水利水网多少年没有整修了。”胡不为道:“朝廷也放弃以工代赈?将来,只能祈求老天爷风调雨顺,不干不涝?”
胡不为再次异常艰难沉重地点了点头:“熬过去,就好了。”
又是“熬”。
徐立前实在不愿意听到这个字眼。
他换了话题,问道:“胡兄乃是新科状元,又有前功在身,早早得到了皇上和周太傅的赏识……不知接下来,朝廷准备将胡兄用在何处?”
胡不为摇摇头道:“老师并没有通知我。只是给了我三个月的假期,让我回乡祭祖,并处理一些私事。”
所谓私事,大约也包括了终身婚事吧。
徐立前问道:“那胡兄自己的打算呢?可是有了什么计划没有?”
(病终于好了些。嗯,好高兴。)(未完待续。)
309 请托
胡不为看向远处,露出苦涩。半晌,方才道:“回京之后,许是老师那里已经有了安排吧。”
这就是不愿意继续讨论的意思了。
徐立前没有再问,陪同胡不为向族学走去。到了族学地界,与胡不为交情不错的徐家小辈听到消息,嘻嘻哈哈地走出来,拥着胡不为进了族学食堂。食堂里,已经整治好了一桌丰盛的饭菜,几坛秘酿好酒已然摆好,显然是要大肆热闹一番。
“人生得意须尽欢!”徐立克端起酒碗高高举起,向着胡不为笑道:“来,大家共同举杯,恭贺咱们的状元郎衣锦还乡!”
“多谢,多谢!”胡不为大口痛饮,清亮的酒水洒落衣衫也不在意,如此洒脱不羁,立即引起轰然叫好之声。一碗酒大口喝完,胡不为将干净了的碗底向外一亮,道:“今日胡某高兴,不醉不归!”
“好!”
“状元郎痛快!”
食堂里的气氛浓烈,说笑声鼎沸,甘醇的酒香也很快弥漫了整个地方。
徐立前坐在一边,看着胡不为来者不拒,眨眼间便喝进了许多酒水,不多时便身体摇晃,一身醉态,开始击节高歌《将进酒》……徐立前心中叹息,不禁有些担忧,低声吩咐人将酒水换掉了。
小花园。
“小姐,胡公子舞剑做歌之时,抓了一个酒坛迎面倒在了头上脸上,全身都湿透了。”流苏低声道:“他醉的很厉害。”
徐惠望着粉白的桃花出神,没有开口,不知有没有听见流苏的话。她伸出手,细细将桃树上才发出了嫩绿叶子一个个地慢慢摘了下去。良久,这项工作做完,她才后退几步,重新凝视眼前这株桃树。
绿叶一点不剩了。
只有粉白色的花朵,开在虬然疏离的枝丫上。
——多像是一树红梅。
月色清冷。
徐惠起身出屋,站在院子里,安静地站了许久。
“小姐,夜里冷,您……”流苏低声开口道。
她以为她家小姐在等待着什么,就像许久前的那一个夜晚,有一个醉酒的人就来到了玲珑苑外。只是,今天她早已四处查看过了,并没有人。
流苏有些为自己的主子觉得难过。
徐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