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卷 大风起兮 第8章 合作共赢(第1/3 页)
听李易说每年只能卖三千件瓷器,六万件瓷器要卖二十年,朱炳发急,哭丧着脸道:“司令,爷的脾气您也知道,那是很急的。
二十年可等不得,还请您多多费心”
李易道:“皇向那些见识短小的国家展示我们皇室风采,这主意很不错。可是物以稀为贵,多了不值钱了。你要知道欧洲都是弹丸小国,消化不了这么多珍宝。”
朱炳道:“不是还有美洲那些有钱人吗?”
李易道:“美洲那些土著不认识好货,珍品和劣等的价格出的差不多。给他们明珠投暗了。”
朱炳恳求道:“您务必想办法,哪怕一年卖出七八千件,几年卖出去也好。”
李易眼珠一转,有了主意。他想起了后世的出口转内销。大明国内市场很庞大,奢侈品购买力绝不欧洲差,不如返销回内陆一部分。李易道:“皇宫库房里瓷器种类很多吧?”
朱炳道:“您也看到目录了,种类很多。”
李易道:“那这样,我们每年卖往欧洲那边三千件,另外在海再每三个月一次拍卖会,每次拿出一千件货。海云集各国巨商,一年吃下四千件瓷器没问题。这样三两年内瓷器市场受到冲击不会太大。不过卖得的钱一样对半分,没我们出市场,出保安,谁也消化不了这么多东西。更何况还需要以我们名义卖这些东西呢。”
万历帝的货物独一无二,可他不愿意用皇家名头出卖这些物品。李易不在乎,两边确实能做到互补。
朱炳也是脑筋灵活之辈,不然万历帝也不能挑这个孙子出来。
朱炳道:“既然您能搞瓷器拍卖会,也能搞其他货物的吧?皇宫里好物件多了,爷不想压在那烂着。您不如在海每十天半月搞一场不同产品拍卖会。”
李易差点给朱炳直接点个赞!
这主意好啊。以前办不了拍卖行,那是因为自己没底气。自己钢铁、高粱、土豆子不少,可是精品少。和万历帝合作不一样了,万历帝什么都缺,是不缺精品。
什么叫珠联璧合?自己还真是和万历帝是一对好搭档。
沈足道的商会各方面专家多得是,搞评估那还不是手拿把掐?还真可以十天半月搞一场拍卖行。在城主府广场建一座拍卖行行了,还可以各国商品都引进来交易,自己收税是了。
这个税可不能收低了,毕竟自己的拍卖行肯定人流大,信誉高,定百分之三十吧。万历帝我还收百分之五十呢,愿者钩。
李易不知道,海城主府广场的“万国珍品拍卖行”建成后,会成为世界珍品交易心。十天一次的拍卖节奏,也是后来跟风建造的拍卖行不能拟的速度。
从此以后,几百年时间里,拍卖行成为了展览心,拍卖心,演出心,获利之丰不能想象。拍卖师和鉴定师也成为炙手可热的新职业。
后来李易有些后悔没早想起这桩来钱道。可是回头一想:没有开荒团强大武力保证海和平稳定,没有万历帝背后这个大仓库,没有各国商人云集海,这个拍卖行也根本建不起来。是提前建了,也不会有特别好的效果。
李易高兴的对朱炳道:“你这个建议好!放心,马我让海开工建造拍卖行,保证是最恢弘壮观的建筑,让你家主子件件藏品都卖个好价格。”
朱炳道:“司令您这样说我放心了,我马回去和爷说。不知道司令还有什么说法没有?”
李易道:“海拍卖行在我们自己地盘,没什么闪失。到美洲做生意我们得风险共担,利润共享。风险共担是说万一遇到不可抗力造成物件毁损,如暴风吹翻了船一类,不能要我们赔偿。利润共享是卖得的钱我们对半分。万岁出东西,我们出兵出船,谁也别亏着谁。”
其实李易这话里留下了商洽空间,可是朱炳不是专业做生意的,自然不会讨价还价。万历帝也没有精明商人的头脑,结果这个大原则这样定下来了,以后多年未曾变过。
朱炳道:“那我赶回去,过几天给司令您回话。”
李易道:“过几天你们直接去太原找我即可。”
几个人星夜乘车回归京师了,皇的事情耽误不得。
李易心里很高兴。有了万历帝参加,这次美洲之行在高端产品档次了。
低端产品自己有苏杭的丝绸,海纺织厂的布匹,都是走量的抢手货。
茶叶也是一大块。六安瓜片自己都报销了,可以多运过去一些。看来组织商队过去大可不必,遴选一些各地商人代表行了。再派些经商高手过去,把这些东西卖个好价格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