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汉家烟尘 二二章 封神演义(第2/3 页)
,算哪节铁轨出问题了,车在水泥路面走一段也没问题。当然,如果铺铁轨的水泥更坚硬好了。”
李易这才知道,是自己想多了。
马车速度慢,算脱轨,两匹马又不是拉不动带轮子的车厢,再重新回到铁轨去可以了。哪有后世火车脱轨的可怕。
鲁平见说到他最得意的水泥,立刻兴奋起来,对陶远山道:“老师,我们现在已经研究出五六种不同硬度的水泥,各有利弊。还需要和您带来的几位研究铁轨铺设的一起琢磨,看看哪一种合适。实在不行,咱们马继续调制是了。不过是个配方的问题。”
今天李易不过是个主持人,一说到专业的东西,李易无话可说了。
会场的气氛逐渐热烈,再后来变得仨一群俩一伙,完全无序了。
李易看着被二十几个人围在间,面红耳赤,指手画脚的鲁平,不由得笑了起来。
这是一个功利心很强的人,可是才能也一样强。虽然个性张扬,喜怒形于色,可是这样人心底无私,最好用不过。
陶远山一行人在营口停留了三天,和鲁平的团队终于磨合出了一个水泥配方案。
李易这时才想起提醒这帮人,铁是会热胀冷缩的,轨道接头的地方,一定要留下0.6厘米的空隙。
工学院的人都知道西方的米进制,也都知道建筑学的热胀冷缩原理,留出些缝隙是肯定的。不过都惊讶李易怎么得出的0.6厘米距离?
李易也不好解释,只得含糊其辞,好不容易才糊弄过去。
好在大家都知道,李易是眼高手低的人。虽然偶有惊人之语,也不要指望他真的能说出什么道理来。
四月18日,一行人开始向百川铁厂进发。
路滚滚人流,都是北的移民队伍。肚子吃得饱,这些人都开始有了精神,笑容又回到许多人的脸。
李易没有骑马,更没有坐车。他迈开脚步,走在移民队伍边。
路虽然很宽,可是移民队伍的团长、师长,都约束着大家,只走左半边路,留下右半边,给来往驿路的人。右半边的路,经常有快马,骑手不停的扬鞭催马,奔驰过去。这些骑手有穿军装的,有穿专门送信人的特定服装的,也有普通着装的。马匹疾驰,真让移民走到这半边,确实危险。
陶远山虽然已经五十多岁了,可是依然健步走在李易身边。这次虽然备了许多马车,可工学院的人,几乎没有坐车的。
李易对陶远山道:“陶院长,让大家不要看我,不要累着,该车车。”
陶远山笑道:“我们工学院的,有几个是娇贵身子?走走路才轻松。”
李易这才想起:工学院的底子是墨门。墨门弟子,走的是艰苦朴素的路子。后来加入的各行各业的工匠,也不是社会等人,都吃得起苦。
李易长出一口气,对陶远山道:“我从宿县到天津,看尽了人间惨状,许多人泪都流干了,现在总算有了笑容。”
陶远山感慨道:“这世间如果没有司令您,不知道会有多少百姓流离失所,死无葬身之地。走,咱们看看那走到路边交谈的两人在说什么。也算体验民情。”
这时一个路边的60来岁辽东百姓,正拉住一个三十多岁的移民,问道:“刚才我听你说话,是河北正定口音啊。”
那人道:“是啊,俺正定卢屯镇的。”
老人激动得胡子都撅了起来,道:“老乡啊,俺正定胡屯镇的,咱俩邻居啊。俺问你,现在胡屯咋样了?”
年人道:“能咋样,没了呗。这一场大水,咱那一县,没剩几个村子。你还有亲戚在那边啊?”
老人道:“有啊,俺家遭灾早,前几年逃荒出来了。现在看,早出来是对了,咱们家好歹都在一起。六娃,六娃你过来。”
一个年轻人跑了过来,道:“爹,俺正忙着给老乡送土豆呢,啥事?这个老乡,你吃一个咱家土豆,又沙又不腻。”说着又从另一个篮子里摸出一根大葱,道:“着这个吃爽利。都是俺家自己种的。”
老人道:“六娃,这是俺们真正的老乡,正定的。叫哥。”
六娃马亲热的叫声“哥”,又从篮子里拿出两个鸡蛋塞到这老乡手里。看来这年轻人还是看眼缘,留有后手。
老人对年人道:“到了这地儿,你别怕了。这是咱万家生佛李易大人的地盘,以后都是好日子了。”
年人伤感道:“可惜俺媳妇孩子都走散了,好在那时快到天津了,不会被饿死。有缘说不定咱们还能聚一块,没缘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