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京师风云 第三章 万历七恨(第2/3 页)
梭着给大家取用,李府园内春意融融。
李易混迹在这二代,才发现几乎每个人都有俩把刷子,哪有后世描写的太子党们那么不堪。细一琢磨,明白了这其的道理。后世的富二代、官二代,有一些是骤然富贵的,父母本身修养不够,从小教育孩子是“孩子,在学校谁敢欺负你,给我打,别怕出事,爹有钱。”
而真正有些底蕴的富贵人家,也是严于教子的。只不过是一个鱼腥一锅汤,几个败家的二代毁坏了整个二代的形象。
其实在后世,李易自己也见到过许多大老板或者大领导的二代,也是彬彬有礼,行事稳重。如今看这些二代,几乎没谁是不学无术的。每人做的诗都似模似样,旁边都有专人记录,要结集出版的。
李易特别留意了薛湄儿,这丫头每次都是轻饮一口酒,马依韵吟出一首诗,果然是才女。
李易也有两次奖,都是要了大杯子直接认罚,倒也爽快。要说这李易,后世背不出几首诗,这世虽然识记过人,可几年来何曾把心放在诗书面,让他作诗可是赶鸭子架。
不过李易好热闹,轮到谁了跟着起哄,一点儿不落人后,终于谭青云发现了他这个坏分子,揭露他一首诗没做过。大家一核对,果然全场他一个另类。都是年轻人,玩在一起不拘束了,都逼住他,要求必须吟诗一首。
薛通状元的弟子,诗都不做,那还了得,憋得李易不知道脸红的人,也脸红起来。
薛湄儿便在一边偷笑,今天她薄饮了几杯酒,晕红了腮,也不想着李易丢不丢她的脸了,因为李易和大家都熟络了,她也成了快乐的看客,和大家一起起哄。
李易被逼得没法,道:“这样,诗歌诗歌,诗和歌不分家,我给大家唱一首歌吧。”
“啊?还有这俩下子?”一下子大家都兴致高昂起来,这些超级官二代本多通音律,今天为凑这热闹,特意请来了翰林院王一成。这王一成是明朝音乐大家王九思的后人,是当今乐坛翘楚。
王一成年龄30多岁,也混迹在大家间,如今现身出来,有人取来瑶琴,王一成道:“李公子要什么曲子?”王一成自认乐坛天下第一,什么伴奏曲子弹不出?你随意点吧。
李易道:“王兄,我这曲子是我自谱的俗曲。”
王一成点头道:“那我用散音伴奏,随你的调来弹吧。”
李易点头称好。
李易是经常饮酒唱歌的人,那k哥小王子真还当得起。
李易琢磨着最好找一首明朝的诗词曲目,还真让他想起了一首,道:“我便唱一首咱们大明朝杨慎状元的《临江仙》吧。”
王一成略微疑惑,这《临江仙》是有现成曲子的,李易怎么又说是他自己所做?
杨慎一生不知道做过多少首《临江仙》,大家便凝神细听。
李易便唱到: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
一曲歌罢,满场寂寂。要知道这词许多人都知道,李易这曲和传承几千年的乐曲决然不同,可是你不仅不能说不好,相反是极有打动人心的魅力。
王一成忽然推琴站起,给李易施礼道:“李公子让我得窥另一片天地,受教了。”
李易连道“不敢”还礼。
王一成道:“我在京师坊间,听到一曲,很似公子风格,怎奈支离破碎,不是全曲。公子你听一听。”说着哼了俩句《鸿雁》的调子,道:“有人说是蒙古那边传过来的,是蒙古人的曲子,我觉得断然不是。蒙古人怎么会有如许深的音乐沉淀?公子可听过此曲?”
李易道:“王兄您过奖了,这是我一次酒醉时候唱的。”
“啊?”满场动容。其实《鸿雁》这调子京师已经流行开了,因为谁都唱不全,许多歌女找人补残缺的调子,王一成也试着填补几回,如今坊间传唱的多是他填补的。
没想到今天在这里,居然碰到了传说神曲的正主。自然异口同声,要李易唱了这个曲子。
李易也没什么敝帚自珍的,当时唱了这《鸿雁》,这回大家都有基础的,等李易第二遍回唱的时候,许多人都和了起来,一曲唱罢,满场喝彩。
这时有人推了薛湄儿出来,道:“有李易这样乐坛大师在此,你居然不告诉我们,这也太不够意思了吧?”
薛湄儿辩解道:“我只知道他围棋下的好,吴荣华盛赞他是天下师,谁知道他音律这样好?几年前,我们只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