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吴钩在握 第九章 公开圣旨(第2/3 页)
。
信很短,只寥寥几语:
陛下:
开荒团三月讨伐不臣,朝鲜负隅顽抗。今纠合日本及西方列强,犯境黄海。此战乃华民族之国战,万万不容退缩。请陛下晓谕各地军民,守土有责,纵敌资敌者,以叛国罪论处。凡陛下有不能守者,开荒团请代守之。。。。。。
万历帝看罢,把信纸重重拍在桌,面露不虞之色。
方从哲年纪高迈,作为首辅,万历帝特赐一凳。他下意识站起,想探头看看书信内容,奈何这距离,哪是他看得到。
方从哲流年不利,去年摊了事。儿子方世鸿在**的时候,一言不和,居然把妓女打死了。虽然多方遮掩,弄个妓女失足摔死,拿银子摆平了这件事,但是声望也大大受损。
几次书求去,万历不准,才勉强流连相位。所以他如今能不说话,尽量不说话,低调得不能再低调。
可是好心害死猫,他也想知道李易来信所为何事。毕竟他是大明首辅。
万历帝见方从哲坐立不安的样子,也不让他难受。让太监把信递给方从哲。方从哲看了信,也一时说不出话。
想当年,李易少年入京师,身负才名,他很看重。
后来李易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他方从哲已经发觉此子恐非能居人下之人。果不其然,最终另立门户了。
现在李易势大,面临列强打门来,要求大明共御外侮,倒也说得过去。可是信言辞对万历帝实在是没有尊敬之意,相反,倒是充满了威胁。
什么叫凡陛下有不能守者,开荒团请代守之?直说是大明不能保证守住国土,开荒团要挥师进军大明国土了。
这几年,开荒团大明还算相安无事,辽东、台湾,这两省虽然给了李易,谁也不好说大明丧土失地,因为毕竟是海外飞地,没人当真觉得这两处是大明国土。管理成本太高,不想要了。
可大明本土李易要进军,这是**裸的威胁了。万历帝黑着脸,问方从哲道:“爱卿如何看李易此子所求?”
方从哲奏道:“万岁,李易话是有些过了。不过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用不了几天,这报纸得满是这次大战的消息。不怕一万怕万一,那五国联军,如果万一丧心病狂,攻击我威海、蓬莱等地,守军不敌退却,那时千夫所指,都会说我大明懦弱无能,追根溯源,皇成了丧权辱国的罪人。请皇三思。”
万历帝何尝不明白,海一战,葡萄牙大败。举国沸腾,天天在喊“华民族从此站起来了”。这老百姓的心气儿是高了。已经开始觉得自己是国,足以屹立强国行列了。
万一威海卫等某一个港口没有死战,弃港而逃怎么办?大明能打的戚继光、李成梁都死了,下面军队什么样子,万历帝也有个耳闻。毕竟他连军饷都不能保证,这些饿兵还能保证军队有多大战斗力?
万一失地,被声讨的首当其冲是他这个皇。谁耐烦记那个守将的名字。
万历帝道:“依卿之见呢?”
方从哲道:“臣以为,当速传令各地,各司其职,万一列强来袭,死战不退。战死则为烈士,受千秋敬仰,逃跑则为罪人,绝其后路。”
这时六部九卿的大佬们也传看了信件,都认可方从哲提议。
李鋕奏道:“万岁,不如把圣旨交给报纸发表,让万民看到我皇守土之决心,也可让百姓监督各地将领。”
万历帝认为此策大善。
大明皇帝天子守国门,还是有一定气节的,到万历帝一代,也雄心未死。不然,也不会有“万历三大征”。
既然开荒团敢以一己之力,挑战几大强国,大明连个后防都做不好,真的会让国民失望到极点。
尤其现在报纸发达,绑架民意,谁也禁不起口诛笔伐。
杨镐奏道:“万岁,臣以为死战殉国重奖,逃跑失地无论官兵,不仅一人军法从事,都当灭其九族,以正视听!”
这话一出,所有大臣都皱眉:这杨镐可太狠了。主将追责说得过去,下面副将偏将问罪已经牵连过多。连士兵一起清算,古今真没有过。法不责众嘛。
可转头一想,不这样怕真不行。大明从来没把当兵的当人看,是奴隶一般。关键时刻一哄而散,把当官的丢那太可能了。那时给了李易翻脸的借口。这万万不行。
很快,君臣都达成共识:按杨镐提议办!
圣旨用加急快马,传往沿海各地。同时各大报社驻京办事处,也接到了可全发表的圣旨,这在大明可是第一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