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部分(第3/4 页)
这回他们才后怕起来,开始他们还怀疑是龙帝干的,不过现在又不可能了,龙帝杀他们有什么用呢?只要祭天殿一建好,龙帝就可以撇开他们自己上天去了,现在根本就不需要一十二道生肖戾气了,龙帝找到了上天去的方法了,前提是一定要在祭天殿建好之后,龙帝自然一直想着他的天下无敌及长生不老,而现在剩下的六道戾气的任务是捉拿住郑义这个凶手,不过人海茫茫到哪里去找呢?为了确定戾气老八是不是真的与害了六道戾气首先去了北海神洲。
话说郑义与小莲住在隐雾山上面,自然郑义搭了房子及其它的一些东西,而小莲就去集市上买了一些日常用品,看来他们是要长期定居了,他们要做一对隐藏起来的鸳鸯,这天郑义找到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做《名言佳句》,正好郑义是个爱书的人,他很后悔自己没有参加科举考试,不然一定会高中的。每次小莲做饭或者洗衣扫地的时候郑义就会阅读那本书,他而且是有意让小莲听到,这也许是想让小莲跟着他一块儿学习吧,不过小莲更热衷于跟食物打交道。每次郑义用功看书的时候,小莲在用功的研究新菜式,有些菜把郑义给吓住了,不过最后郑义还是要妥协,试菜。
郑义阅读的那本《名言佳句》上这样写道:
※人生首要之事——莫过于尽孝。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故行孝当及时。错过机会,将是终身的遗憾!其次,做人亦当尽本分,谨言慎行,心存厚道。一生无过,虽是平凡,确是现今社会中的不凡之人了。
※爱,可以长养慈悲;广爱善待众人。人与生就具足善良的心,只因为习相远,才
把那善良的本性蒙蔽。故善念恒存你我心头;心念一转;刹那间就可得到!
※生命虽然有限,但智慧却无有穷尽。提高生活的品质;善用间暇充实自己,将是
迈向真善美慧、幸福人生必经之途。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根基稳固;才能受教有地。而简单的应对进退,其
实就是家教的开始。然而,有许多父母却忽略了这扎根教育的重要性,反而错失了奠定良好德性的先机。损失之大,诚难估矣!
※古来孝子行孝,莫不从顺从父母开始。今虽时空不同,然而孝道之理千古不
易。当夜阑人静,扪心自问,父母的教诲我们可曾做到几分?为人子女怎能不承欢膝下、主动为他们分忧解劳呢?
※有人终身能牢记父母的教诲,有人却不曾忆起丝毫训勉。前者在面对迷失与困
厄时,往往能悬崖勒马,知所进退,不敢愧对父母,让父母操心、蒙羞;而后者却经常惹事生非、得过且过令父母伤心。
※“爱之深,责之切。”天下父母无不如是。而为人子女者,却甚少能体会父母
这至深至爱之情。犯了错,不能接受父母师长的教诲,反而阳奉阴违。其实知耻近乎勇,改过迁善不是羞耻,这需要极大的勇气才能做到。因而,我们更应感念父母不厌其烦教导、成就我们的苦心。
※古人对父母的关怀照顾,可谓无微不至。今虽可以利用现代科技产品,让父母
亲得到物质的享受。然而你我心中可曾经常常惦记着孤苦寂寞、满身是病的双亲?其实,他们最需要的是--亲情的关怀!
※晨昏定省,早晚能对父母关怀问候,是人间最幸福、温馨的乐事。想想有一天
你我都会老,若现在能孝敬父母,子女也会效法。知恩报恩,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人生才有意义。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古今皆然。尤其,当今社会染污严重,能让
父母了解子女的行踪,不但免去父母的挂心,亦可避免意外发生。
※古云“三十而立”,长大之后;应居有定所、作息有常、事业专注。此刻,父
母才总算能稍稍心安。孔夫子常言少而不学长无能。为人子女于年少之时,既当努力自强,切勿荒废,空过一生。
※能克制自己的言行举止,不随心所欲,又能处处替人着想,所作所为自然合乎
于礼。环视当今社会,最欠缺的就是礼节,因为大家都不懂得彼此尊重,才会为所欲为,擅作主张,造成今日的紊乱。
当子女品德有欠缺时,最最痛心的莫过于父母。未能尽孝,又让父母蒙羞,
怎不叫父母伤心欲绝呢?
※凡是不属于自己所有,即使非常喜欢,也不能起贪念,更不可以占为已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