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爵位(终)(第2/8 页)
始皇轻轻点头,夸道:“孺子可教。”
【食实封按开元之前的制度,你封户里的男丁缴纳的赋税,你可以拿到2\/3。
打个比方:李神通有五百户,这些封户并不是集中居住的,而是分散在不同的地区。
作为皇帝的近亲,他可以优先挑选那些每户有5~7丁,属于小地主级别的富户。
五百户,做简单个乘法,能分到两三千男丁的赋税。
唐代的爵位可以世袭,只是郡王需要降袭为国公,食实封也能在家族里传承。
除此之外,贵族们的特权并没有我们在电视剧中看到的那样,可以生杀予夺,威风八面。
要想拥有这样的权力,还是要靠实实在在的官职。
但是他们在仕途上确实要比普通人起点要高很多,更容易做到高层。
国公出身,一进入官场,散阶就能叙到正六品上,而科举及第的新科进士一般只能叙到从九品下,之间相差了十五个大级。】
弹幕区:
〖原来每品还有上下之分啊?〗
〖你才知道啊。〗
〖而且唐朝的科举制也对贵族格外优待,真的如问剑江湖演的一样,百姓的卷子送去柴房生火。〗
〖突然有点理解黄巢了,换我我也反。〗
大唐,长安。
“唉……”
李世民想动科举,但又没法动。
尽量保证公平吧。
【唐朝有历史上最后一个贵族社会之称,这批贵族主要由北周的关陇贵族和魏晋南北朝的门阀士族构成。
关陇贵族,比如:李渊的祖父、杨坚的父亲等,还有同一时代的八柱国于谨家族。
于谨家族历经三个朝代不倒。于谨家族 北周、隋、唐三朝,于氏家族国公、郡公这样的高爵可谓层出不穷。
魏晋南北朝的士族,也就是刚才提到的河东三大姓,他们都是大士族。
但是唐朝同时也是贵族社会瓦解的时代。
关陇贵族、士族门阀凭借血统拥有的爵位,已不再具有稀缺性,爵位作为一种社会身份尺度的作用开始动摇。
从唐高宗李治时代开始,为了对抗门阀,已经开始“泛恩叙爵”。
凡新帝继位、改元、立太子、南郊祭天等等场合常常给文武百官散阶三品以上赐爵一级,四品各加一阶,
家世平凡的白居易也能凭借这个政策做到冯翊县开国侯。
为了平定安史之乱,唐肃宗至唐代宗的中的十三年间,封异姓王一百一十二人。
新崛起的军功贵族,比如郭子仪家族一门一郡王、四国公、三县男。郭子仪 安史之乱后,朝廷控制的区域越来越小,食实封也无法兑现了,开始通过发放一定数量的钱物来取代,贵族的经济特权也名存实亡。
此外,部分异姓爵位,朝廷不给承袭或者拖着不办理这个继承手续。
于是凭借血统世袭的制度开始崩溃了。
网上有一种说法说是黄巢消灭的门阀,不能说不对,至少很不全面。
黄巢只是杀了长安那群贵族,其他的门阀可还活的好好的。
其实是宋朝的一系列国策消灭了门阀。
虽然他通过国策消灭了门阀,却又导致官员数量尾大不掉、士绅崛起,但这不属于今天的内容,不必多提。】
弹幕区:
〖所以没有万世永安的制度,要一直变革。〗
〖宋不重文抑武,就要重演唐末藩镇,但是又导致军人地位低下,外战外行。〗
〖对啊,不大开科举,就会重回门阀,可开了,官员士绅又成新门阀了。〗
〖至少比门阀时代好,好歹有个上升空间。〗
长安城外。
黄巢认为弹幕说的很对:“确实不对,也不全面。”
世家门阀不是都有族谱吗?
我这次按着族谱杀,保证全送去地府!
“这下应该算全面了吧?”
【宋代,科举扩招,每年云集汴京的考生有近万人,宋太宗淳化三年达到惊人的一万七千多人,录取率将近1\/10。
因为及第的人太多,仁宗天圣五年特别下诏设置了上限:“进士奏名勿过五百人,诸科勿过千人。”
而唐朝明经、进士合在一起也就百人左右。
同时为了防止黄巢这种屡试不第,直接掀摊子的出现,宋朝还有“特奏名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