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2/4 页)
有了磕头这么一闹,再没有人来挑拨,安常笑用小小的手拿出了唐慧特意给二老准备的礼物,笑脸甜甜的双手送上:
“爷爷,这是妈妈特意给你准备的川贝批把膏,止咳化痰最好了。”
“奶奶,这是妈妈花了几个通宵给您缝制的羊皮护膝,可以防寒除湿,预防关节痛。”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更何况是个这么可爱的一个小女娃甜甜的喊着“爷爷奶奶”双手送上,老俩口再怎么不满意唐慧,可也拉不下脸面不收。
在前世里,安家老爷子的咳嗽,老太太的寒腿困扰了老两口多年,安常笑只是在唐慧准备礼物时,‘不小心’提点了一下。
果然,老两口拿着礼物,脸色都缓和了不少,也招呼唐慧坐下了。
“我说平儿啊,”老太太方秀霞开口了:“今年天旱,地里庄稼收成不好。”
“我知道,”安世平从腰上的褡裢里取出了一叠崭新的票子:“妈,你看这些够吗?”
三千元。
90年的时候,面粉1。8元一斤,猪肉2元一斤,小笼包子一元钱8个,物价还是比较低的,就农村而言,普通人家一年的收入也就八、九百块左右。
“平儿啊,家里今年盖了新瓦房,可欠着你大叔的钱呢。”
“恩,房子是该翻新了,总不能老住旧房不是?”安世平乐呵呵的从褡裢里又掏了五千。
黄丽姿忙用胳膊肘捅了捅安世凯。
安世凯腆着脸,谄媚的笑道:“大哥,你看,今年兄弟打算和人合伙做生意,稳赚的,可…。可本钱…。”
“好男儿就该去拼搏,大哥支持你。”两千元又没了。
就连安世红、孙德辉两口子也要去了一千元。
看着安世平腰上的褡裢越来越瘪,安常笑心底暗自一叹气:前世里,安家人如跗骨之蛆般,朝着心软的安世平频频伸手要钱,以至于后来胃口越来越大,最终酿成惨祸,这一世,一定不会让悲剧重演。
得了好处的安家人都在一旁乐呵呵的数钱去了。已经过了晌午,且走了几十里山路的小笑笑早就饿得肚皮咕咕直叫。
这时,三姑安世红似乎想起了什么,抬头说道:“妈,我听说隔壁村子来了个柳大仙,相面、算命可灵验了,要不今天趁着新嫂子进门,咱们去看看?”
安常笑脸色一沉:前世里就是这个算命的,让母亲唐慧背了半辈子‘克夫’的骂名。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第五章 柳大仙
安世红这一提议,立刻得到响应,特别是刚刚出了丑的黄丽姿更在一旁鼓动着安老太太去算一下安世平和唐慧八字是否相合。
老太太立马拍板,举家前往邻村——秀水庄。
这秀水庄在安家村的北面,背靠一座连绵不绝的山脉,山上更是树茂林深。
刚出门,天上就下起了蒙蒙细雨,浩浩荡荡一家人赶了几里路,终于来到了秀水庄。
安常笑现在毕竟只是个九岁的孩子,又没有吃午饭,不知是饿的,还是刚才教训安世凯俩口子接连放出了两道青雾,总觉得头晕眼花,两脚打颤。
还好这一路是安世平背着她来的,还偷偷的塞给了她几块小点心。
进了庄子,在热心的村民的带领下,一家人很容易就找到了柳大仙的落脚处。
只见一座黄土矮墙院子里,前来烧香、问卦、求姻缘、求子嗣、求发财的男女老少挤满了一院子,吵吵嚷嚷的分外热闹,看来这个柳大仙的生意还是很不错的。
院子外,安常笑发现不远处的柴堆旁,有一个穿着皮毛坎肩,脚上一双胶鞋沾满泥土的老人,两眼浑浊,软斜无力的靠在柴堆上,正目不转睛的看着小笑笑手中的点心,喉咙一动,似乎还咽了一下口水。
从小,唐慧就教育女儿要尊老爱幼,帮助弱小,安常笑忙让安世平把她放下,拿着小点心跑了过去:
“爷爷,这些都给你。”
老人见了点心,眼睛一亮,忙接过来,塞进嘴里,一边吃,还一边点头道:“学学啊。”
嘴里的塞满了东西,连谢谢都变成了学学了。
“慢点吃,这里还有哦。”小笑笑忙又递上几块。
正在狼吞虎咽的老人,只见一双小手递到眼前,突然发现了什么,不由得惊异道:“咦——?”
待老人正要仔细看时,唐慧这就招呼安常笑进屋去见大仙了,小笑笑忙放下点心跑过去。
安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