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2/4 页)
这只是半步,可是对文道修为,却是一大步。
“不错,不错!”天蛇王笑道,“仅仅是十三岁,就是成就了半步大儒。这等成就,即便是在圣人辈出,文道鼎盛的中古时代,也是少见至极。若是以你这等速度,可能在弱冠之前,成就大儒境界!”
刘秀却没有一丝欢喜,反倒是露出了浓重的悲哀之色。
“我隐约之间,感受到了圣人之道是什么?”
“圣人之道,是一条悲哀之路,是一条绝望之路。越是文道修为强大,我越是感到了圣人的悲哀!圣人之路,就是不断的感悟人道变化,从人道变化中,体悟到了力量。体悟的越是深刻,越是战斗力强大,越是进阶高深!”
“君王想得是十年计,名臣想得也不过是百年计,唯有圣人想得是千年计。圣人强大,只因为他们领先时代很多;说是悲哀,则是他如果太领先了,那就无法被众人所理解,注定是孤独者!”
“五百年,方有圣人出世。只因为每过五百年,人族气运就会衰落到了极点,需要圣人出世,教化众生,重新燃起气运之火!圣人之道,以身为烛,照亮浊世,开启苍生智慧;圣人之道,以自身为祭品,祭祀天道,弥补苍天不足。”
“我愿世界上,永远没有圣人!”
…………
时间在流逝着,眨眼之间,七月到了。
科考的时间,渐渐的临近了。
如今的时代,科考分为六大考,县试、州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等。其中,县试及格,州试及格,院试及格,三门考试都是及格,才有资格称为秀才。
秀才的含金量,还是很高的。
三门中,前两门及格,才有资格称为童生。
若是一门都没有及格,不配成为读书人。
而这前三门考试,就是刷掉了一大批人。
三门考试及格了,才被成为秀才。而秀才,又是分为三个等级,生员分廪生、增生、附生三等。
廪生,是优等生,有着生活补助,给予一定的钱粮;
增生,是中等生,没有生活补助;
附生,是走后门进来的,多是有背景的二代们,或是富商子弟。
秀才的地位很高,不要看不起秀才,有免除差徭,见知县不跪、不能随便用刑等特权。这些特权,看似不起眼,其实重要至极,意味着读书人有着做人的资格。
平民百姓,说白了,就是朝廷圈养的猪羊,随时准备宰杀。
正所谓是破门的县令,灭门的令尹。而不说这些有品级的官员,就是一些没有品级的小吏,动用一些特权,在徭役,赋税上,轻易的操作,就是能害死一家人,实现灭门。
之前,王书吏只是不入流的小吏,可是差点搞得他家婆人亡。
而成为了秀才,意味从猪羊蜕变为了人,有了做人的资格,
所谓的县大老爷,可能爱惜百姓,可这种爱惜,更好似农民对牛羊的爱惜,对田地庄稼的爱惜。县太爷也不会与草民讲人权,讲平等,讲道理,就好似养*猪户不会与猪,讲道理一般。
可是变为了秀才,与县太爷处在了同一个阶层,可以讲道理,有着话语权。
这个世道会欺你,但唯有功名绝不会欺你。只要成为秀才,宗老不敢难你,乡绅不敢难你,小吏不敢难你,衙役不敢难你,就是县太爷也给面子。
不成秀才,只是草民一个,好似路边的野草,谁都可以上前,踩踏上几脚;可是成为了秀才之后,宗老会给你面子,小吏也不会盘剥你,衙役也不敢随意安插罪名,县太爷也会平等对话。
简单而言,当了秀才,有着做人的资格,有着话语权;不成秀才,只是牛羊,只是被宰杀的命运。
有了秀才功名,就有着抗衡官僚的权力。
官僚,可以压榨百姓;可是很少压榨秀才,欺压读书人。
县太爷看着某人发财了,会立刻安插某个罪名,关押到了牢内,掠夺民财,叫冤也没有人理会;可是一个秀才发财了,县太爷却不会惦记,或者是惦记付出的成本太大。哪怕是要纳捐,也是上门协商,彼此相互妥协,很少直接上前,一刀砍杀了。
总之,有了秀才功名,有了做人的资格。
当然了,秀才的功名,是不足以为官。很多秀才在功名上未能更进一步,只能回乡以教书等方法为生。这些在经济上并不富裕,但在社会上地位稍高于平民的读书人被称为穷秀才。似乎说秀才,很是苦逼。
其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